把話題放在自己身上,很可能對方對你個人並沒有興趣。而且,談論自己很可能會顯得自誇,讓人感到你的虛榮和愚蠢,如果你過於謙虛甚至自貶,又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
(2)不要談不利於宗教、民族團結的話題,這個敏感的觸點,
在顯示給別人你的態度和特定的思維方式。
(3)不要幫助傳播壞訊息,不要談論不吉利的事,如死亡、犯
罪、車禍等等,有人會認為這是不吉利的象徵。
(4)不要喋喋不休地講述別人沒興趣的、漫長無邊的事,如
果聽眾沒機會找藉口離開,不得不聽你講述,他實際上是在承受折磨,你會嚇跑一個潛在的朋友。
(5)不要開有關性的玩笑,雖然今天大部分人可以接受,並
會感到非常有趣,但是留下的壞影響是不可挽回的。
(6)不要問及別人的隱私,如工資、年齡、婚姻等。中國人
可能不好意思像西方人那樣以“這不關你的事”而回絕你,但這種問題侵犯了別人的私人空間,會讓人心中不舒服,而且,會顯得問話者毫無修養。
17你只要一張口(3)
(7)不要談論共同相識的人的消極一面,尤其不要在背後對
別人作消極評論,那樣會使你陷入危險境地。
(8)不要向別人訴說自己不幸的故事,若有問題,請找心理
醫生,不要把自己的垃圾毫無代價地扔給別人,貪圖了一時的痛快,卻影響了別人健康的心理生活,也把自己的消極一面展示給別人,在你美好的形象上留下個陰影。有很多女人認為這是增加友誼的一種溝通,但是,事實證明,從長遠觀點來看,一個人暴露自己的隱私和弱點,會造成心中的不安全感,友誼不但不會因此而發展,反而埋下了破裂的種子。
應該談論的:
(1)別人所在行的,別人有興趣的。
(2)別人有興趣的、知識性的話題。
(3)中性話題,如天氣、經濟狀況、世界政治局勢、體育新聞。
(4)有品位的個人愛好,如品酒、高爾夫、古典音樂、收藏。
(5)任何鼓舞人心的、積極的訊息。
(6)別人的優點。
(7)多聽少說,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對方。
。 想看書來
18不要讓你的舌頭(1)
不要讓你的舌頭
超越你的思想
——先學會聽,再學會說
不要讓你的舌頭超越你的思想。
——奇倫(古希臘哲學家)
大自然賦予人一條舌頭和兩隻耳朵,為的是讓我們多聽少說。
——佚名
大音希聲,大象希形。
——老子
丹尼爾是個熱愛世界各國文化的英國人,每個月他都組織週末家庭小聚會,讓來自各國的朋友互相認識,交流文化。一天,丹尼爾請了自己的朋友——一對美國夫婦、一位德國記者、一位中國朋友和一位波蘭女士在家共進晚餐。在人們互相介紹、寒暄之後,大家基本上都瞭解了對方的姓名和工作性質。
當晚餐開始時,在餐桌上波蘭女士又開始逐個問及客人們的情況:“對不起,你剛才說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在座的人又一次重新介紹自己,她時不時地在別人還未講完話時就插話:“噢!這讓我想起了……”然後,不經思索、喋喋不休地道出一段毫不相干的故事。禮貌的客人們耐心地聽她無窮無盡的乏味故事,善於平和局面的丹尼爾不時地找藉口接過話題,以便使別人有講話的機會。
丹尼爾問美國朋友:“艾麗,聽說你最近組織了一個慈善活動,為非洲兒童捐款。怎麼樣了?”“噢,可憐的非洲兒童,他們生活在不可想像的條件下……”波蘭女士未等艾麗回答,又接上了話題。
“請喝酒,”丹尼爾又禮貌地找藉口截住了她可能會無休止進行下去的話題,“克里斯多夫,你太太在柏林怎麼樣?”丹尼爾問德國記者。“她快生產了。”德國記者回答。
“噢,上帝呀,她一定要小心難產,當年我生寶寶的時候,發生了難產……”波蘭女士又一次接過了話題。這一次,她飛快地講著,再也沒有留給丹尼爾可以插話的機會。客人們吃著美味的晚餐,聽著血淋淋的難產故事。很快,美國夫婦和中國朋友找藉口幫助清理餐桌,躲進了廚房不再出來,只留下可憐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