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有一處壓縮成周恩來談話而‘毛聽著’……在我那句‘中國從未放棄武力收回臺灣’的話中,加上‘公開’一詞。”他又帶點嘲諷意味地接著說,“有一件事……使我大為得意。《生活》雜誌在那張老大的《紐約時報》上為我那篇文章……登了整版的廣告——也是這張報紙早些時候曾拒絕刊載重要的周總理訪問記,深怕上斯諾的赤色宣傳的當。現在美國卻聽不夠了。關於乒乓(外交)的報道如此之多。”
在同一封信裡,他對自己十年前訪華後所寫的《今日紅色中國:大河彼岸》作了自我批評式的評論:“……現在我重讀這本老書,常常要驚叫起來……當時我對群眾的無知和偏見過於遷就,以致對美國過於寬大了……現在,《紐約時報》也在發現中國是個好地方,但當時——在書評欄裡除了抓赤色分子就沒有篇幅登別的東西了……
“全世界現在看到毛主席是個偉人,他當然是。但我的任務是使人們看到他不是妖怪而是人,這樣做很有必要,因為在那些常常是文字拙劣的宣傳中,他的行徑使人覺得是有威脅性的。”
斯諾又說,除了一些錯誤,他在許多事情上是正確的,但他不願對此自吹自擂。“請告訴對我的批評家們……我知道自己的過失,並願在將來的工作中加以糾正——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他保持了一貫的謙虛態度。
但時間不允許了。在他寫這封信後不到一年,癌症就奪去了他的生命。
'1971年:關鍵的年份'
1971年,《年譜》上沒有任何記載,但這實在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年份。
在國內,毛澤東親自指定的繼承人林彪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政變,事敗倉皇乘機出逃,飛機在蒙古境內失事,機毀人亡。這是9月13日的事。到11月,事情的內幕還沒有完全公開,宋慶齡在11月11日給在摩洛哥養病的斯諾的信上,讚揚他沒有急於報道此事:
“對於9月13日的飛機失事事件不作任何評論是明智的,因為盡是些揣測之詞,人可不能做說瞎話的預言家。你不說話,我就放心了。就是那些在內層的人也不知道詳情。這麼說吧,這是一場噩夢——‘勃魯託斯,你也在內嗎?’①不管怎麼樣,勃魯託斯還是L.P.(林彪英文拼音的縮寫),都是他自己的陰謀的犧牲者。真是個無賴!沒有一個人會想到他會扮演這樣的角色,他不已成了指定的繼承人了嗎?!只有時間會透露出你現在還不知道的事情。”
①語出莎士比亞歷史劇《裘力斯·凱撒》(據朱生豪譯本)。勃魯託斯是刺殺凱撒的密謀集團首領,以後自殺。——譯者
在國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席位。這個席位為臺灣蔣介石集團竊踞了二十多年,現在主要由於第三世界國家的努力(這反映出中國革命在它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改變了局面,而美國則支援蔣集團直到最後失敗。
這樣,中國儘管在國內遭到困難(一度有趨於危殆之勢),在世界上的地位卻不斷上升。
宋慶齡也看到了這一點,在私人通訊中她寫道:“(1971)對我們和對全世界都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因為中國現已處於世界的中心,全世界人民從聯合國的講壇上聽到了中國的聲音。願1972年給各國人民帶來和平。”①
①宋慶齡致美國格雷斯·格蘭尼奇,1971年12月22日。
正由於形勢有所好轉,所以她在聽到大弟(只比她小1歲)子文去世的訊息時,還不至於太難過。宋子文是因為意外事故(在美國一家餐館用餐時骨頭卡住了咽喉)而死的,享年77歲。這位金融家、前國民黨要人同她在政治上的爭執和歧見大體上和靄齡、美齡差不多,但兩人之間的個人情誼要深一些——他有時還支援她的工作。
(六)在“文化大革命”後期
'沉默五年後的第一篇文章'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他來是為了重新恢復同中國的接觸,或者更明白一點說,是為了承認中國革命勝利這一事實。二十多年來美國官方一直無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這種情況現在結束了。也是在這一年,宋慶齡打破了持續五年的沉默,重新在報刊上發表文章。
1月,在尼克松訪問前夕,她發表了《一個新時代的開端》一文①。文章的論點不是說尼克松給中國帶來了一個新的時代,而是說中國和亞洲的新時代把尼克松帶到了北京;
①英文稿載《中國建設》英文版1972年第1期。中文稿承宋慶齡基金會研究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