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少一些。北方的遊牧民族,同樣是如此。不過不能強行推廣,畢竟風俗飲食習慣不同,若是強行推廣,反而ā擾更多。”
“裴相公,若是那樣,大事去矣。”劉仁軌終於忍不住說道。
“為何?”武則天奇怪問道。
“為什麼突厥能征服?為什麼北方遊牧民族那麼兇悍,雖有五胡華,最終讓我朝一主天下?臣以前也與陛下說過此事。無他,這些遊牧民族常年生活在馬背上,吃的是葷腥,茹飲血,體質遠勝於中原人。但以遊牧生活方式為主,逐水草而走,所以人口基數不強大。有時候一場暴風雪到來,就能使一個部族滅亡。若是大力支援他們推廣更好的謀生方式,一旦突厥人變成近千萬百姓,吐蕃人變成一千萬百姓,太后,請想一想後果?”
“可是陛下卻在青海……”郭正一不解地道。
“青海那是不同的,党項人反叛吐蕃,已為吐蕃所不容。就是這樣,陛下還多移中原貧困百姓,將士家屬前往青海,稀釋党項人的比例。然後又用聯姻等方式拉攏。再說南詔,陛下是如何做的,只是設了一些草市,讓他們主動jiā易,互補長短,減少爭執。但也沒有讓這些部族一統,分而化之,使其力量不會強大。不會強大,就只能會永遠臣服我朝。一旦強大了,裴相公,可想過後果,吐蕃能背叛,為什麼党項與南詔不能背叛?非我族類……”
雖然武則天是漢人,劉仁軌礙於李唐的血脈,沒有將其心必異說出來,可意思,幾人皆能聽得懂。
“劉相公,我卻聽不懂了,陛下再三說,用誠待胡,既然防之,何來誠可言?”
劉仁軌想給裴炎一個大耳刮子,那個以誠待胡,是為了安撫胡人、番人、夷人的,安撫是軟的策略。預防與軍事鎮壓是硬的策略。軟硬兼bī,才是真正的王道。難道說了以誠待胡,就不預防了嗎?
“裴相公,道理你是懂的,何必揭破陛下多次說你是一個可怕的偽君子,你自辨說,我是赤子之心,任由陛下說去。可我就沒有看出,你的赤子之心在何處?”
“是不是赤子之心,史書會銘載。但是我絕不會做出推選李敬玄假公濟ī,公報ī仇之事。”
“某一生為朝廷立下多少功勞,史書會銘載的。倒是你,某不知道你安的什麼心。公報ī仇?你有沒有資格說出這句話”
“二卿,別爭議了。此事也不急,各位再商議一遍,商議妥善後,再表告天下。本宮說另一件事,關於軍務監與武舉,剛才裴卿說得很有道理的。本宮卻聽到另一件事,陛下在東宮裡說,可以用糊名制度應試。本宮覺得很有道理,不但是武舉,正常的科舉,也可以用此策,替朝廷公平的招納更多的有用人士,進入仕途,治理天下。”
裴炎皺了皺眉頭,心想,太后,最好不要說啊。自己都說得那麼清楚了,按照自己剛才所說的去做,不但爭議會少,還能替你拉攏到各多的jīng英。為什麼非要將糊名制度說出來呢?軍務監與武舉,是你公開提出來的,劉仁軌這些人肯定不出替你出頭,不是讓我為難麼?
劉仁軌閉起眼睛。
糊名制度是善政,卻又是一個燙嘴的面粥,不大好吃的。
武則天在簾後掃了一眼,又說道:“待胡的事宜,裴卿就依陛下之言,多出一些力。不過劉卿久在軍旅,對這些蠻人、夷人、胡人比較熟悉,也要參預一下。這是為了國家,本宮不希望你們為了爭執,貽誤國事。但是軍務監與武舉,諸卿當中,只有劉卿,你是熟悉軍務。因此本宮jiā給你處理,還有這個糊名制度,擇**擬一道條陳,遞給太上皇與本宮。”
一句很輕巧的話,就將這個燙手的山芋,重新踢給了劉仁軌與李威。最大的好處,卻讓武則天與裴炎得到了。
裴炎一聽大喜過望,立即伏下說道:“太后英明,此事劉相公乃是不二的人選。”F@。
第十三章 為問花何在(一)
第十三章為問uā何在(一)
劉仁軌愁眉苦臉地離開。
武則天的口諭,也等於是詔書。現在李治、武則天與李威三人,皆有處理大政的權利。所以,李威讓裴炎草擬待胡的策子,裴炎不得不從。但武則天讓劉仁軌草擬糊名制度,劉仁軌同樣不得不從。並且武則天說得還在理上。
武則天都不想碰這個禁題,況且劉仁軌。
只好又到了東宮求救。
李威嘆息一聲,低聲道:“我說過,很想與母后攜手合作。”
他有他的優勢,是先進了一千多年的見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