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高官,裴行儉是皇帝手中得力干將,能文能武,裴居道等於是國丈,裴炎是武則天手下頭號大將,裴家敢說比鄭家高貴?再比如武周時,武家數人為王為公,李顯時,甚至一度有四韋為相。但能不能做到武半堂、裴半堂與韋半堂?
然而唐朝一旦對山東這幾大望姓放開,立即有鄭半堂、崔半堂這樣的故事。
這是悠久的文化歷史底蘊,家族子弟成員十分龐大,培養了大量人才。??⑤????閱讀本書最新章節以及存在了許多年,壟斷了許多資源。還有就是舉止作風嚴謹。另外受胡風影響,不象吐蕃沒祿氏為了血緣那樣,找李威借種,但對婚姻十分看重,想方設法保持血緣高貴。示問天下間,有幾家有五姓七家血緣高貴的?
因此,現在鄭家那怕沒有一人為相,也遠遠比裴蕭韋數家高貴。
可這終是假相,高傲只是空中樓閣,如李威所言,皮之不存,máo將焉附?候景之luàn,江左遂成丘墟,於謹破江陵,衣冠士伍,並沒為僕隸,兩次打擊,江左士族徹底垮臺。到了黃巢起義,“天街踏盡公卿骨,甲第朱mén無一半”。然後唐昭宗手中,寒mén李振策劃,朱溫出力,稱衣冠宿望者難制,於是將裴樞等名mén朝官斬殺於白馬驛,投屍黃河。自此以後,不要說九品中正,什麼流品也沒有了。
在五姓七家中,太原王家最弱,李唐又是在太原起事成功,因此最早與朝廷“不清不楚”。但太原王家,鄭李崔盧只是將他們視為金縷yù衣,可其他各家族中,鄭家又稍微弱了一些,最洛陽又近。
李威登基後,就隱隱指向五姓七家。所以滎陽鄭家才更擔心。一代比一代強硬的態度打壓,對自己家族終是不利的。而且似是英主登基,越是英主,對他們家族危害xìng越大。正好李威到了懷州,而且此行十分巧妙,兜了一個大圈子,似乎刻意繞過滎陽,更讓鄭家聯想翩翩。於是有了鄭連叔一行。
這是五姓七家內部的事務,外人依然不知。在李治心目中,這幾大家族十分頑固不化,朝廷數次打壓,然而這些家族關起mén來偷偷樂,甚至朝廷的詔書,不許七家相互聯親,不許高價出嫁nv子,仍然不聽。又拿他們沒有辦法,而且大臣也不爭氣,連房玄齡、魏徵、李績這樣的寵臣,也不顧皇帝的意願,竟相與之聯親。凡此種種,造成這雙方,比李威與武則天之間的關係還要複雜,互相幽怨,互相的怨恨與不理解。
所以李治驚訝萬分。
李威再次將事情經過說了出來。
“弘兒,做得好啊。”這時候李治也不顧得鄭家聯親的物件是一個商人了。心裡面恨的,最好嫁nv給一個乞丐,這才出心頭之氣。
武則天也是眉開眼笑,拍著李威的手說道:“弘兒,別先樂著,等到鄭家將nv嫁出,才能作數。本書實時更新DU⑤⒏сΟm”
這是積怨,導致這天下間最尊貴的二人心態都不大好。
當然,高興的不是這一點。
太原王家很早與皇族接觸,這是因為地緣的關係。而且太原王家在五姓七家中份量不重。滎陽鄭家才是真正的大魚。此次示好,不代表著五姓七家全部表態,但等於隔著一個窗戶簾子,大家在叩窗簾,外面的人說拉開窗簾,讓我,裡面的人說,你等等,我馬上就來。
已經等於是一捅就破。
五姓七家投奔,這個天家才做得真正有臉面。
但這不是正事。
對五姓七家,作為一個穿越者,心態還是很平靜的,沒有刻意反感,也沒有刻意想要高攀。有好的一面,良好的教養,能為天下人做一個準則。還有許多人才,只是一直沒有為朝廷所利用。但弊端更多。
李威才客觀地針對五姓七家,沒有動手,但隱晦地說了一些話。
李威又說道:“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是啊,五姓獨尊,皇家一直十分尷尬。”武則天道。不但是皇家,象她這樣出身寒mén的人,更是尷尬。
“但母后,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五姓七家真放下身架,附從於朝廷,他們每一家皆是人才濟濟,不透過mén蔭,就是透過科舉,會有什麼樣的局面?”
武則天皺起了眉頭,這個問題有些頭痛了。
五姓七家十分高傲,朝廷可以藉故打壓,然而一放下身架,向朝廷示好了,朝廷也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樣打壓。不要說讓他們參加科舉,甚至連國子監也要公開向他們敞開大mén。
若是那樣,以五姓七家的人才資源,以後考中進士的至少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