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看到唐朝不管他們,又重新自立為國王了。但李威代表唐朝說管他們了,那麼自己也等於犯了錯誤。
李威又說了一句:“限你們一月之內,必須要返回。”
對於東曹國來說,日期很寬鬆,但對於一些路程遙遠的國家來說,一個月,時間太短了。不過若是趕得快,也能勉強趕過來。
個個象乖孫子一樣答道。
然後喜形於色的離開。
有的心中想到,終於將唐朝拖下了水。
這是第一項命令,第二項命令下達給吐火羅葉護阿史那都泥涅。波斯太遠,吐火羅之失唐朝多少有些責任,有責任的還有吐蕃與阿史那步真。原來平定西突厥之後,唐朝任命阿史那步真與阿史那彌射為左右廂可汗,與吐火羅葉護成三角鼎立之勢,皆屬安西大都護羈縻。當時朝廷本意是三角鼎立,又便於節制分化,有急時也能相互支援。用意是好的,可人用得卻不對。這兩人都是庸才,彌射略略強過步真,在阿史那真珠反叛時,彌射曾主動相助過步真。可是步真氣量狹小,在討龜茲與疏勒時,對唐朝安西都護蘇海政說,彌射欲叛。蘇海政居然相信,將彌射斬殺。這支唐軍掛著的是唐朝名義,實際大多數突厥人,由是軍心渙散,在弓月與吐蕃聯軍的圍攻下不支,蘇海政以資賄吐蕃,請和而返。
此次結果很惡劣,使叛亂擴大,吐蕃囂張,唐朝威信大跌,各部離心。當日斬彌射時,鼠尼施與拔塞幹兩部立即叛走,讓蘇海政鎮壓下來。這次冤殺,與阿史那伏念異曲同工。也為吐火羅烏溼波政權滅亡造成了重要的因素。
唐朝通向吐火羅有三道,一是自庭州到河中到吐火羅的北道,一是自龜茲到疏勒到彌射族兄繼往絕可汗封地再到吐火羅的中道,一是自龜茲到俱密到瓦罕走廊到吐火羅的南道。吐蕃一侵,中南道皆失。蘇海政的失措,北道各部反叛,不聽調動,又失。吐火羅覆成海外孤懸之勢。
緊接著大食奪下波斯與信德尼婆羅,兵鋒直指吐火羅。這是一次很默契的進攻。但這次唐朝沒有麻木不仁了,用高賢代替了蘇海政,進攻弓月,強行開啟中道與南道,沒有成功。本人也戰死在沙場上。與此同時,大食向吐火羅發起了猛攻。
於是再用裴行儉代替高賢。裴行儉任用崔知辨與曹繼叔兩員勇將,逐漸將弓月叛亂鎮壓下去,然而因為吐蕃人的牽制,始終無法將兵力抽出來,援助吐火羅。只好讓步真率兵前去援助。但步真與烏溼波雙雙陣亡,步真手下重將李遮匐倉惶逃回。下吐火羅淪陷。
裴行儉引以為恥,一直沒有說。直到李威前來西域,才將這段隱情說了出來。
這個吐火羅是指廣義上的吐火羅,下面有護密、護時健、罽賓、帆延、訶達羅支、骨咄等二十七個大國,以及一些小部族。狹義上的吐火羅是指居住在縛底耶(阿富汗北,原懨噠國王都小王舍)的一國。烏溼波沒,國人重立都泥涅為新葉護。但若是歷史走向不改變,都泥涅死後幾任可汗皆戰死於沙場,吐火羅也於二十八年後徹底沒於大食。雖然後面其國時常向唐朝進貢,然而已經是大食人扶持的偽官員了。
不過眼下吐火羅看似很有作為,自從唐朝強勢以後,不但吐火羅,包括泥涅師,在唐朝的支援下,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反大食,復波斯運動,這個波斯王子略微比他老子與祖父強。
在史上,唐朝已經扼制了大食擴張的步伐,例如呼羅珊這位很厲害的總督薩勒姆,在呼羅珊就被各地的起義拖住了腳步,幾年時間內,都不能向河中發起一次象樣的進攻。但勝利果實隨武則天上臺,隨之倒地。
歷史走向隨著李威到來,變成了一個很微妙的拐點。
上戰伐謀,次者伐交,無論如何,吐火羅,李威不可能不利用的。雖然不如最鼎盛時,藏甲兵十萬,但還保留著許多實力。還有泥涅師,有他的號召,呼羅珊波斯百姓就能主動配合唐朝軍隊。而且兩相配合,呼羅珊起義會達到**,也等於是勝兵數萬的。
另外就是突厥人。
打大食人,突厥人都不需要動援的。
後世有人說吐蕃為唐朝守住了西大門,扯到冥王星了,純是睜眼說瞎話,比穿越小說更誤導少年兒童。但突厥人卻是真刀真槍地與大食人激戰了多次。包括阿史那都支,前幾年為了河中就曾發過兵,然而大敗而歸。突騎施人曾起到過一定效果,可他是一個反唐政權,為唐朝與大食聯手絞殺。即便是***厥的默啜,殲滅了娑葛後,也派了默矩與闕特勤遠征大食,兵敗而回。在史上突厥人與大食人零零碎碎髮生了多次交戰,規模遠勝於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