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終南山的竹子數量與質量,皆不及閩浙或者皖南,這一點李威也沒有說。說到底,如他向狄仁傑說過的話,竹紙的出現,只是紙張便宜,會有許多人能用起紙。真正得到實利的,與百姓無關,與朝廷無關。
李顯不知,高興地說道:“好,一言為定。”
當然,去終南山不易的,去年就是在終南山出事的,這一次去終南山,很有可能會受到大臣的阻攔。
想著心事,將上官婉兒抱上馬去,“他的”良媛,抱抱不大緊的,帶著xiǎo蘿莉,一行人又回到長安。將楊敏送到府中,回到東宮。
金內shì迎了出來,低聲道:“殿下,東都給殿下送來一份邸報。”
邸報,就相當於內部參考一樣,重要的官員與一些皇室成員,時常人手一份,讓他們瞭解國家大約形勢,好出謀劃策的。但金內shì又補充了一句:“是陛下親自派人送來的。”
“哦?”李威有些茫然不解了,這一段時間風平làng靜,並沒有大事發生,為什麼父親要親自派人送來一份邸報?下馬,入宮,將邸報拿出來讀了一遍。不是什麼大事,是許彥伯在嶺南因為水土不服,生病死了。於是其妻上書,要求李治寬恕一下,讓她攜帶著孤兒許望返回洛陽定居。
對許彥伯,李威都遺忘了,是死是活,李威根本沒有在意。可是父親為什麼將這份邸報給自己看?無論回不回來,只是一個孤兒寡母……忽然,他嗅到一種不安,對金內shì說道:“去將姚元崇與西mén翀喊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
第一百七十九章南征問策聖意難解
姚元崇沒有來,卻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梁積壽。
李威驚訝地問他:“梁總管,怎麼你到現在還沒有離開京城?”
“那有那麼好離開的?”梁積壽呷了一杯茶才慢慢道來。唐朝人對南詔情況不大瞭解,確實,就是即墨去了兩次南詔,回來後,與李威j談時,都不清不楚的。
“說到這次叛1,要從南詔一個門g舍詔說起。說起門g舍詔,又要從白子國,又叫建寧國說起,”梁積壽前來是討教,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嘛,大非川已經輸得很慘了,再輸,連李治都不好意思會見四方屬國使節了。
建寧國位於白涯(彌渡縣紅巖),國王的名字叫張樂進求,有三個女兒,老大老2都出嫁了,老三叫金姑,因為美麗,又叫白涯嬌。長得漂亮了,又是老,就嬌慣了一點。張樂進求去喜洲祭祖,祭完了祖,南方這些僚蠻們就開始唱歌跳舞了,金姑呢,不顧建寧公主的身份,也與老百姓一起載歌載舞。張樂進求認為失了體統,訓斥了一頓,但姑娘不大聽話,依然我行我素,張樂進求氣憤之下,將她趕出了家門。
“將公主趕出家門?”上官婉兒不可思義地問道。
“那些國,於其說是國,不如說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家族,不能與我們唐朝體制相比,聽梁將軍說。”
“是。”
梁積壽又往下說去。父親不管,建寧公主很開心的,帶著幾名婢女遊山玩水。但時間長了,就想家了。張樂進求開始也準備召她回來,可聽到她種種作為,又生起氣。於是父女倆較上了勁。建寧公主離家越走越遠,有一晚上,睡在山坡一棵樹下邊,一條毒蛇從樹上爬下來,準備咬建寧公主。正好一個青年叫細奴邏的打獵回來,看到了一箭將蛇射死。然後看到公主貌美,求婚。較了勁,建寧公主一看細奴邏長相好,心又好,又是一個部族的領,沒有稟報父親,sī自答應下來。後來張樂進求知道此事,生米做成熟飯,只得同意。
得到了建寧國的支援,細奴邏就在巍山腳底,率領族人安居樂業,族人也開始展壯大,於是建立了門g舍詔。當然,這時候門g舍詔只是一個部族,周圍就有門g帯��ㄎ∩獎輩俊⒀�ù蟛浚�⒃轎鮚�ū齟ù蟛浚�⒌歲孚�ǘ�吹舜ǎ�⑹�1詔(洱源三營)、1穹詔(洱源茈碧湖)、石和詔(鳳儀、海東、挖色)、石橋詔(下關天生橋、西洱河兩岸)等部族,單是蒼山洱海就有大大上百個部落。不要說唐朝不大清楚了,就是當地人未必能夠清楚。
不過細奴邏卻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意識到自己不足,先是任用武將郭郡矣,文臣bo羅旁,還有楊bo遠,修文演武。又在十九年前,派使者向唐朝臣服。開始唐朝也不清楚,認為居然能派使者到長安來,一定是一個了不起的大部落,策封了細奴邏為巍州刺史。然後又讓使者學習了唐朝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將這些帶回門g舍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