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睛抹上,可身體站起來時,又有一個士兵倒了下去……
論欽陵的大軍來到烏海。
迎接他的同樣是一個死亡之地烏海上有一些耐寒的候鳥還在飛舞翔集,草地上還有牛羊,以及一些唐朝換下來的傷馬與劣馬,在悠閒地吃草失去了主人,開始自由自在。可它們若看智慧,同樣在迷茫,白天還好些夜晚沒有一個棚子,它們如何躲避寒冷?
論欽陵大笑道:“這個太子終於開了竅。”
指的是李威清空手段戰爭嘛,很現實的,慈不掌兵,乃是千古第一定律。
但他還是不能確定的,李威走的是党項道,或者白蘭道,或者且末道,甚至有可能直入吐蕃?清空的好處就在於此,沒看牧民,也就沒有一個活人看到唐軍最後去向。
只好派人打探,幾天後,斥候一個個回來。
且末道沒有看到唐軍行蹤,白蘭道也沒有看到唐軍行蹤,吐蕃道同樣沒看看到唐軍行蹤。但吐蕃道卻帶來了一個不好的訊息,芒囊甫兩千精騎幾乎全殲,只剩下三百餘人,逃到南方,看到論欽陵斥候到來,才悽悽慘慘地與斥候一道迴歸。
“好一個唐太子!”論欽陵嘴巴抽搐了一下。
與唐朝開國時一樣,雖是多次對外發動大戰,可動用中原的兵力很少,大多數以胡對胡,因此無論國家與百姓壓力不重。吐蕃與唐軍交戰,亦是如此,象前幾年與薛仁貴的交戰,或者這一次與唐軍交戰。本土兵力也不過動了十幾萬人,其他大多數來自吐谷渾、白蘭羌、党項羌、或者其他部族的戰士。實際上就是吐蕃本土計程車兵,也分成幾等,最核心的是匹播城到邏些城的戚江流域一帶百姓,這是吐蕃的本源。然後是羊同、蘇……、多彌、象雄等部族。
為了拱衛根本,參戰的核心地域將士實際上很少,但皆是吐蕃最精銳的部隊。
大非川城一戰,大多數就是吐蕃的核心地域將士,烏海乃是通往吐蕃的重要咽喉,留守的也是吐蕃最核心地域的將士,原來是四千士兵,抽調了兩千。這些將士,在論欽陵心中比黃金還要珍貴。
儘管早知道這兩千人擋不住唐軍,但知道結果,論欽陵心中還是痛疼萬分。
“你們**吧”,沒看斥責,讓他們下去。然後看著地圖,喃喃地說道:“果然是党項道啊。”
正在苦思計策時,又聽到一個不好的訊息,論贊婆送來的,是封鎖起來,可一些大事情還是能探聽到的,送來了李治那份罪己詔。迅速地看完,論欽陵臉色大變,低聲道:“這一手好啊。”
輕輕地一個推手,自己佈置的大好棋局立即化解。
“這個皇帝不昏啊,可為什麼屢屢犯下低階的錯誤?不對,是那個女人!”
腦子靈活之極,立即想到了武則天。但是他能與李威論英雄,可能與武則天論英雄麼?兩人碰不到面,就是碰到面,讓論欽陵舉起酒杯,說道:6,來,來,大唐皇后,天下英雄唯我與你兒子,還有你這個婦道人家三人耳!“
心中十分後悔,早知如此,不如不寫這封信的,立即將那個太監的供詞乘長安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到處張貼打唐朝那對夫婦一個措手不及。沉思了一下只好吩咐道:“你立那回去,對贊婆說,讓他立即將那個太監拉到唐軍青海各個關卡前喊話,將真相說然刺一個一個關卡說動搖唐軍的軍心。……、
全文字只好將這個廢物發揮最大的價值了。
又是一個山頭翻過來,駱務整指著遠方說道:“殿下,你看。”
李威眯起眼睛,向遠處看去,遠處地平線上終於出現了一絲黑線。扭頭看著幾千名屬下,說道:“各位,請看,我們將要出來了。”
所有將士抬頭看去,一起歡呼起來。
到了這裡凍死了數百匹戰馬,還有一百多名士兵,或是受傷,或者體弱,長久地眠於此地。其他人體力也達到了極限,這一線黑線卻代表著生機與希望。
速度再次快了起來。
翻過了兩個矮小的雪山,終於大團大團黑色的原野,進入眾人的視野。
李威說道:“斥候,立即前行,打探訊息。”
按照常理,吐蕃人不會在此埋伏軍隊的這也是因為地形的因素。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烏海設伏,大非川道與烏海道同時堵上,那麼才是這一支軍隊最危機時刻。可堵大非川能辦到堵烏海卻很難辦到。
烏海路遠,又是在後方,居民少,吐蕃就地徵不到軍隊。
從積石山東麓繞迂去時間來不及。要麼派一支輕騎直插烏海,象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