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沒好問,只好使了一個詢問的眼神,李謹行點了點頭。可心中有些發máo,作為一個衝鋒陷陣的大將,越年青越好的,可作為三軍主帥,不象坊市傳奇故事裡所言,非要勇冠三軍,這需要的是智慧。看到太子太年青了,心裡面又打起了退堂鼓。
李威這才說道:“各位,大軍基本上皆已到達,物資也差不多運齊。我們先定下一個大方針。”
也就是如何打了,眾將點頭。最少得有一個目標,否則這十幾萬人,就象一個失去蜂王的蜜蜂,會炸了營。
“孤先來個拋磚引yù,將自己想說出來,然後各位再說說自己的高見。兵者,用己之長,捨己之短。孤在路上就反覆地想過,我軍有什麼長處呢?兵器鋒利,無論原來的弓箭刀槊,皆比吐蕃人優良。還有火yào、投石機,利於守城。而短處,就是許多將士不適應此地環境,一路前來,孤已看過,儘管吃了紅景天,還有許多將士已經病倒。不但是人,馬到了此處也不適應。且朝廷補充了許多戰馬,可依然不能做到全部是騎兵,以兵軍為主,更不能象吐蕃人那樣,一人一騎另外一半人還有一匹駝馬使戰馬減重。因此野戰非是我軍之長。”
“殿下,非是,昔日李靖同樣大破吐谷渾人。”王孝傑說道。
“是。可是王將軍,孤問你,各位之中,誰有李靖的指揮才能?再說,我朝立國之初,皆百戰雄師,試問現在十八萬將士,有多少人真正久經沙場的?開國之初,吐谷渾勢疲,我朝乃大獲全勝。就是吐谷渾不被吐蕃所滅,依然不是我朝將士對手。然而吐蕃人能比吐谷渾人?”
王李傑無言。
“所以即使戰,也不能出軍大非川與烏海。”
“殿下,你是說守?”李敬玄問道。
“對,就是守。”
“可是糧食怎麼辦?”
“屯田,為什麼我朝能佔有廓州河州之地,依舊沒有丟失?正是因為這裡水流密集,有烏逆水、龍泉水、閣mén水、涅水、離水、大夏山水、佻水,河網密集度,即使中原許多地區皆不及。因此自古以來,此地百姓大多以耕種為生,朝廷便於管理。而再向南去,多是高寒場所,水源少,地高氣寒,只能以遊牧為生,大非川亦是如此。要麼有少量百姓種植青棵,大家又吃不習慣。其實姜左相前來涼州,已經開始興辦屯田。可是去世得早,沒有普及。於是孤一路前來,看到的只是一片青蕪。”
“殿下,非是,吐蕃sāo擾,已經無種植了。”李謹行答應。
“這正是孤要想說的。一旦大量屯田,河涅將成為我朝重要的產糧區,有了糧草,這裡可以屯集大軍,又有了火yào等器物守城,吐蕃將無東進一步。但吐蕃的sāo擾嘛,各位可以看一下地圖,”李威指著地圖說道,但他自己卻沒有看,繼續滔滔不絕地往下說去:“青海境內有許多大山,這些山脈高天雀【鬼】,甚至許多山脈終年不化,在境內橫絕道路。因此”自古以來,從我朝到吐谷渾或者吐蕃,或者就南絲綢之路,前往西域的道路並不多。孤先說一說青海我治轄範圍內主要道路。河州境內有可藍關道,從臨州渡佻水,到大夏川,西北行至東谷,到抱罕,渡離水,到可藍關。從河州北行,經鳳林故關,到鳳林關,渡黃河鳳林津,越曼頭嶺,到龍支,西北行可至漁水。從河州向西南達離水,至鳳林關,可至藍泉縣,此煬帝徵吐谷渾故道也。又可從白土嶺、白土故城到都州。鳳林關北到赤岸橋、廣武梁到蘭州。“
“部州境內主要道路有從都州渡閣mén水,經昌松洪源谷,可到涼州姑賊,由都城循長寧川而上,經長寧橋,入長寧峽谷,入星宿川,星嶺,北渡閣mén水,西北可入祁連山,哦,是大雪山的大斗拔谷。此谷最為兇險,谷東至涼州三百餘里,北到甘州刪丹二百餘里,又古今大驛道也。從大斗拔谷西行就是漢朝臨羌舊縣,就是龍夷故城,吐蕃人在此駐有一魚海軍,從魚海軍循青海可以吐谷渾伏俟城。由都城西至白土嶺,西接承風嶺,又可以從牽牛峽險道至吐谷渾。從都城涅水道行六十里折向白水澗,到石城山,三面環壁,只有一徑可上,越過此山二三十里,乃赤嶺,有大道可達大非川。此乃唐蕃主道也。從部城西南而行,循牛心川而上,可到承風嶺,隋置承風戍,管互市處,西南越過赤嶺就是吐谷渾的樹敦城。”
“廓州又有兩道,順西沿黃河北岸而行,離岸折北,達承風嶺,接赤嶺樹敦城道。從廓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到古澆河城靜邊鎮,也是積石軍駐所,西三十里是達化縣,又西南六十里,至洪濟橋,再西南一百五十里,乃是黃河九曲最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