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論欽陵。
想了半天,輕重無法選擇。
第二百四十章 貴妃
第二百四十章貴妃
“難道太子不想千萬士兵不會犧牲?難道太子不想千萬戶人家不會妻離子散?難道太子不想兩國繼續象幾十年前時那樣和好如初?你是仁太子的。”沒祿氏瞪著一對秀眸問道。
“不是孤怎麼想,唐朝不是你們吐蕃,居然讓權臣nòng國,孤只是太子,最終需要父皇決定。”想不明白,兩國和好如初的神馬,李威根本沒有當作一回事。仁太子,更是一個笑談,自己從來沒有當真。唯有一點,讓李威心動,能nòng死論欽陵。此人如死,吐蕃就象南宋失去岳飛一樣,只要謀劃好了,唐朝與吐蕃關係會立即顛倒過來。又因為自己對唐朝的一些貢獻,比如標點符號繼續爭議,可紙張便宜了,活字印刷大多數人也認可,書籍就會流行,更多的人能學到知識,會有更多人才。棉huā在普及,糧食在豐收,衣食漸漸無憂,百姓豐足,國力就會更強盛。當然,富不代表著強,可不富肯定會不強。也不是沒有名將,這一戰,使許多人重新認識了裴行儉。說了不算,打了算,南征一役,裴行儉居功最多,然後才到薛仁貴,或者到自己與黑齒常之、梁積壽。
不然不會有伯爵。這是很重的爵位,想要得到高爵,只有軍功,象閻立本到現在才是一個子爵。
其實吐蕃的官職聽起來名字很古怪,nòng懂了,卻是很簡單的。唐朝卻是很複雜,最實用的是職,又叫職事官,比如各個宰相,下到縣令、里正等等。還有虛散階,又叫散官,沒有實權的,比如從一品的文官散階開府儀同三司,到從九品的將仕郎,武官的騎騎大將軍到陪戎副尉,一個是二十九級,一個是三十一級,是虛階,沒有實權。但有許多職事官會授散階作為獎勵。
另外是勳,又叫勳官。十二轉視作二品的上柱國到一轉視作從七品的武騎尉。這是從南北朝的北朝各代演變過來的,對功臣的一種獎勵與榮譽稱號,並不是真正的官職,所謂的品,只是相當,能受到一些受職分田與永業田,其他的沒有。在四種官職中最輕,到了唐朝漸漸演成對功臣後代與權貴子弟的一種獎勵,實際是獎勵這些功臣的,好了,連你後代都有職位了。
最後就是爵,從正一品的王爵到從五品的男爵,想要獲得除了宗室弟子外,只有軍功才能迅速獲得。這個很尊貴,甚至可以世襲。從另一個方面,也能看出唐朝的重武輕文。
才來到唐朝,這些官職讓李威很是糊塗的。
這種重武的風氣,不會讓唐朝恢復到唐初的戰無不勝,但能讓唐朝武風不會衰退。如果不是內luàn,即使是五百年六百年,外敵想要象遼金元méng滿清那樣,肆虐中原,是不大可能的。
因此,吐蕃最大的勁敵還是論欽陵。
群眾力量重要,個人領導也不能忽視,廉頗守長平,縱然是白起,想大勝也不可能的。韓信用兵與劉邦用兵又是兩樣的。論欽陵與論贊婆用兵後果又是不同。如果李靖還在世,大非川肯定不會失敗。縱然是論陵欽。
和親吐蕃不一非需要,只要有了議和,就能給吐蕃,或者給贊普臺階下。
李威心中頗有些意動,吐谷渾不是一日之功。吐蕃就將它jiāo給唐朝,現在親唐的各部,有的在涼州安置,有的開始向靈州轉移,有的在鄯州。到了後方,大約許多人不願意回去。或者將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送回去,多半會遭到吐谷渾各部殺害。這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慢慢經營。
說到底,只要論欽陵一死,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不是吐蕃贊普真有這個意思,還是緩兵之計?李威也不能確認。
於是看著這個王妃的表情,看也看不出來的,再次不雅地將李威的茶杯端了起來,喝了一口。
“你自己兒有茶……”李威無奈地說道。腦子卻在開動,這個nv子也是一個心腹大患,以後的一代吐蕃無冕nv王,不能以為小,就青澀幼稚了。西南一行,是她大意輕視,智慧卻是有的,膽略更是有的,儘管青澀也有,可象姚元崇一樣,只是年青,青澀一些,卻能隱隱看出以後的一些苗頭。
“為什麼不能喝,在行軍時,你不一樣與士兵在一個鍋裡吃飯?難道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這是不同……”李威忍了回去。與一個蕃nv計較什麼,她想喝,讓她喝吧,又說道:“你還要等等,孤不能作主。”
“不急,既然來了,我也想多玩一段時間。對了,你不是說要派人帶我到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