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氛圍,家庭才能有真正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這才是你給妻子長期承諾和幸福的保證,這才是你的家庭能有長久安定幸福的保證,也是孩子能夠快樂成長的保證。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有著共同的家庭價值觀。他們每個家人雖然個性不一定相似,但他們的家庭行為氣質卻十分相似,這一切都源於他們共同的家庭價值觀。那些有符合社會行為規範的共同價值的家庭,不但大人們生活舒心安心有條有理,孩子們一個個也有規有矩,收放自如而且快樂幸福!好男人總是有辦法把家庭變成樂園,而在失樂園那樣的家庭裡,也總是能夠看到不稱職男人的身影!
做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是男人生命中很重要的家庭角色和義務,也是男人立足社會、獲得社會尊重的關鍵步驟!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會以自己的行為履行好丈夫和父親的基本責任及義務,以行為帶領家人建立自己的家庭規則體系和家庭價值,並以這種體系和價值引導家人走向正確健康的人生,給家人孩子帶來恆久的幸福和康樂!
第16節 孝是責任的起點站(1)
從一生下來,我們就在學習如何做個好兒子。我們不能選擇父親,但我們可以選擇做好他的兒子,無
論父親有多稱職多盡責,或者不稱職不盡責,因為他是父親沒有他就沒有我們。……唐國輔
上天安排我們來到世界,父子之間的關係就已經確定,他是我們的父親,我們是他的孩子,他沒有選擇,我們也沒有選擇。血緣和親情在我們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這份烙印這份愛將伴隨我們整整一生。
小時候,在沒有長大之前的孩提時代,孩子就是父親的影子,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模仿著父親的日常生活;當我們長大後成熟後,父親就成了我們的影子,父親的一舉一動反映著父子關係的親近程度,在年邁父親的言行舉止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
在孩子沒有成年之前,父親不能善待孩子,是父親的錯誤和失職;在孩子成年成熟之後,孩子不能善待父親,是孩子的失職和錯誤。孩子不能把這份錯誤和失職,傳遞給下一代,不能變成惡性迴圈。孝敬父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一個男人家庭責任的起點站,也是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重要部分。
這是一位已經做了父親的兒子,對老父來訪的回味記錄,讀來令人辛酸令人心痛。
父親是3天前的一個下午來的,當時無人在家,他擱下背兜蹲在門口抽葉子菸。傍晚,樓上的張婆告訴我,她下樓撞見父親,以為是盲流,呵斥他走開,父親惶惶不安:“這是我兒的家呢!”
我向父親求證此事時,父親正在廚房擇菜。他像犯了錯的孩子,侷促地站起來,搓著雙手,目光遊移,囁嚅著說:“下次,我一定穿周正一點。”我本是怕父親心靈受到創傷,欲安慰他一番的,豈料他不但沒有半點委屈和憤慨,反而以為自己丟了我的醜而深感慚愧。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痛。
家裡不寬敞,我們把父親和兒子安排在一間屋裡。父親進屋不久,我就聽見巴掌落在臉上的聲音,開門一看,見兒子正大吵大鬧:“你髒,你髒,不准你親我,滾出去!” 父親不知所措地捂著臉。
“他是你爺爺,你爸爸的爸爸,我是他一手一腳養大的, 你 知道嗎?小子!”我對兒子動了武。聽到兒子的哭聲,妻子一把把他抱過去,對我怒目而視。父親垂著手,呆呆地站在一旁,又像犯錯一般。夜已很深,隔壁的 我還聽見父親輾轉反側的聲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調對父親交待:“茶几上有好煙,有菸缸,別抽葉子菸,別亂抖菸灰。別動音響,別動氣灶,別動冰箱,別動電視……”父親謙恭地說:“叫我動,我也動不來的。”
中午我和妻子回來,看見滿地的水,父親正蹲在地上,拿著帕子,手忙腳亂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進了臥室,“砰”地一下關了 門。父親便立即又像做錯事一般,不知所措起來。我按按他肩:“爸爸,您想 幫我 們拖地板是吧?”父親點頭。我便拿出拖把,給他示範了一番,然後交給他:“您試 試父親拖淨了剩下的半間客廳。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後望著我,一臉感激。
下午下了一場小雨,下班回來不見父親,妻子頓時火冒三丈,對我大發脾氣。我和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正鬥至酣處,門鈴響了,父親站在門口——溼漉漉的頭髮搭在皺紋堆砌的額頭,松樹皮一樣的手提著一個塑膠袋。他鞋也沒脫就進了屋。 妻子“哼”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