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聲,又進了臥室。我說:“爸爸,吃飯吧!”父親說:“吃吧, 吃吧,我孫兒呢?”

孩子被妻子送到岳母家去了,若父親知道內情一定會傷心,我只得對他撒 了一個謊。父親盯著我看了一陣兒,若有所悟,默默地離開飯桌,開啟身邊的袋子,拿出兩袋核桃粉、兩瓶蜂糖、一袋健脾糕。

父親說:“我去買東西了,不會買,也不知你們缺啥,就琢磨著買了這些。”父親頓了頓又說:“蜂糖治胃病,你記著,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腦的人,核桃粉補腦 ; 孫兒胃口不好,瘦,就給他買了健脾糕,吃了開胃。” 父親最後從貼身衣兜裡拿出一個塑膠袋,說:“這5000塊錢是我賣雞賣豬攢的,都攢3年了。我用處不大,你拖家帶口的用得著,拿著。我明天要回去了,你有空就回來,看看你媽的墳、你爺的墳。沒空回來,爸也不怪你,你們忙,單位紀律嚴呢!”說完父親笑了一笑,摸出葉子菸,正要點,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但舌頭舔嘴唇的細節將他此時的慾望暴露無遺。

我給父親捲了枝煙,也給自己捲了一枝。我倆中間隔著張飯桌面對面坐著,煙霧繚繞,我們都不說話。

父親執意要走,他說他惦念屋邊的塘,惦念塘邊的田,惦念那條跟他一起串東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麼留也不行,我決定叫輛計程車送他回去。富康車開到父親身邊,但一生都沒有坐過小車的父親卻不知怎麼開啟車門。他的手在車門上東摸西摸,一臉尷尬。我上前一步,彎下腰來,開啟車門,服侍父 親坐進車,再為他關上車門。父親伸出頭來,一臉的幸福,他在為兒子的舉止而激動啊。

他說 : “兒啊,爸算是村裡最有福氣的人了。”說完,抬手抹著眼圈,憨憨地笑著。我頓時百感交集。

第16節 孝是責任的起點站(2)

活在世上,活在城裡,活在官場,我在許多人面前彎過腰,為許多人開過車門,但從沒有為父親彎腰開過車門。我為別人開車門的時候,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畢恭畢敬,表裡如一過。

父親是農民,我是幹部,父親是莊稼人,我是城裡人,父親這輩子已無法超越我的高度,但我有今天全仰仗父親的奠基。父親為我彎了一輩子腰,吃了一輩子 苦,操了一輩子心,而我呢?僅僅為他開了一次車門,就叫他心滿意足感動異常……

車越開越快,望著父親離這個人情味淡薄的城市越來越遠,突然間有一種衝動讓我心頭一顫,禁不住淚水潸然而下……

父親養育孩子一生,孩子長大成年成家之後,只能在職場和自己的小家之間輾轉奔波,卻不能照顧老去的父母雙親。作者對當今社會現實的反思,令人感慨唏噓之餘,心頭隱痛陣陣襲來。

我國古代有個《元覺勸父孝祖》的故事,對照當前社會種種現狀,讓各位父親各位母親好好審視自己,好好想想自己有沒有扮演好兒子兒媳的角色、盡到兒子兒媳的基本責任義務,盡到下一代的好榜樣。

從前有個孩子名叫元覺,自小聰明伶俐天賦奇高,極得父母和鄰人喜愛。

元覺有個年老體弱長年生病的爺爺,但父親並不喜歡爺爺,認為爺爺老了已經沒有用了。元覺十五歲時的一天。父親偷偷用竹篾編成的筐子,把年老體弱的爺爺放進筐裡。元覺奇怪,不敢出聲,只好偷偷跟著。只見父親鬼鬼祟祟把爺爺弄到後山上,準備把爺爺扔在後山,讓他自生自滅。

元覺大驚,很是心疼爺爺,遂一把衝上去拉住父親,苦勸父親不要遺棄爺爺。但父親認為爺爺已經沒有勞動能力,在家只能浪費糧食,不如讓他早死。無論元覺如何苦勸,都沒能改變父親的主意。

第二天大早,元覺也弄來竹篾,學著父親的樣子編織竹筐。父親詫異,問他:“你編筐做什麼?”“準備給你用的!”元覺回答。父親更加奇怪:“給我有什麼用,我又沒要你編!”

元覺一字一頓對父親說:“我編好筐,以後把你拉到後山,扔在那裡!”父親驚怒不已:“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供你吃穿,你卻要把扔我到後山!哪有這樣的道理!”元覺又說:“那爺爺不是把你辛辛苦苦養大,供你吃穿,你卻把他扔到後山!”

父親頓時啞然無語,猛然醒悟。趕緊上山把爺爺請回家中,好生贍養。

元覺以自己的智慧,給父親上了生動的一課。熟話說,父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親怎樣做,孩子就會怎樣學。現實生活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富裕的小家庭中,父親和孩子過得很好,物質生活應有盡有,但是老父親卻孤獨的生活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