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二三十年的歲月,在五千年的傳承中不過眨眼一剎那,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沒有那麼快就迅速消逝。在傳統的家庭觀念和現代的家庭理念碰撞中,傳統觀念雖然節節敗退迅速潮落,但是仍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比如,“重男輕女”“大男子主義”傾向仍然廣受一些地方的追捧,仍然擁有廣闊的市場。

經濟的不平衡導致了教育水平的不均衡,教育水平的差異導致文化知識和社會變革的不平衡,進而最終導致了家庭發育的不平均:經濟較發達地區家庭發育較快,父親受教育水平較高,家庭變化快速深刻;經濟不發達地區家庭發育較慢,父親受教育水平較低,家庭發育和變化較慢。家庭變化的快慢,反映了父親職能轉變的快慢,父親職能發展的進度決定了父親對家庭生活的參與程度、以及家庭行為方式的特點。

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中國父親素質橫向的地域性的不平衡;而文化教育的不平衡,又導致了中國父親素質縱向職能性的不平衡,由此產生了中國父親整體素質的嚴重不均衡。有些家庭經濟條件好,有些家庭飯都吃不飽;有些父親學識淵博月入數萬,有些父親目不識丁常年為學費發愁;有些父親能給孩子進行很好的教養教誨,有些父親自己都搞不懂為什麼而活何談教育孩子;有些父親深度參與家庭事務與母親共管共治,有些父親仍然是參與不多或是甩手掌櫃等等,不一而足。

並不是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就一定能夠成才,窮苦人家的孩子就不能成就大業,中國歷史上富家子弟“敗家子”案卷累累,而白手起家成就大業名垂青史的也不乏其眾。即便是高知識家庭教養出來的孩子,失敗案例也比比皆是,目不識丁的父親也能教出科學巨人歷史偉人。

可見,經濟條件、知識水平都不是衡量一個成功父親稱職父親的標準和要素,那麼衡量一個父親的標準和要素是什麼呢?實踐證明,父親對家庭對孩子的愛和責任才是關鍵。父親花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越多,對家庭事物參與越深,父親職能發揮越充分,家庭的幸福程度和和諧程度就越高,孩子的成就也會相應提高。結合父親的素質素養和父親的家庭職能功能,我們按父性職能將父親對家庭的作用分級,父親對家庭的主要職能簡單概括為生、養、教、育、愛五個部分。

生:與母親合作共同創造孩子的生命。給予孩子生命,這是父親最基本最原始的家庭職能。

養:與母親分工合作把孩子養大成人。滿足孩子基本生活和家庭需要,這是父親的第二個家庭職能。

教:與母親合作教孩子學會生存技能。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識,這是父親的第三個家庭職能。

育:花時間與孩子相處,瞭解孩子的成長需要併合理滿足,科學養育,這是父親的第四個家庭職能。

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給孩子足夠的身心安全和關愛,使其人格健全,這是父親第五個家庭職能。

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好五個步驟的父親少之又少,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父親都沒有充分開發其家庭職能,對家庭的投入不夠。由於父親沒有履行好家庭職能,所以家庭問題才會層出不窮,父母雙方往往自己就是家庭問題的“縱火者”,同時又是家庭問題的“消防員”,一來一去,忙得不亦樂乎,忙得嗚呼哀哉!

在這些父親職能當中,基本可以看到父親的代際和境界,父親們可以順藤摸瓜,尋找父親在家庭的功能和職能的發育成長曆程,順便對照一下,自己究竟是第幾代父親:

第一類父親基本上只履行了“生”的職能,給予了孩子生命。“生”是生物的基本本能,是人類最初始的動物本能,即便是很低階生物都能做到。但現代社會上有些父親對家庭對孩子的關照,僅僅是到此為止,跟動物畜生沒有什麼兩樣。這樣的父親生活在文明的社會,如果因為能力欠缺理應受到社會的幫助。如果能力足夠惡意而為,有能力照養孩子卻不管不顧,則應受到社會的強烈譴責和鄙視,比如包二奶生子現象。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7節 最佳父親的成長方程式(2)

第二類父親在給予孩子生命的同時,進入“養”的職能階段。他們儘自己的能力,為孩子提供棲身之所、提供更多物質條件,滿足孩子成長的基本營養和安全保護。這一類父親因為自身能力境界的侷限,視孩子長大成人為自己生命的第一要務,他們對孩子有著純樸真摯的愛。但是他們對孩子的生命缺乏足夠的認識深度,不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更高層級的幫助。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屬於這一階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