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預留的額外的年貨還有幾份?”孟巖問道。
“還有八份,大人,您有什麼吩咐?”唐笑一聽就明白了,孟巖特意交代過,購置年貨的時候,讓他多購置了一些。
“取兩份過來,隨我去一趟崇教坊!”孟巖吩咐道。
“大人可是要去於府?”唐笑眼珠子一轉,小聲問道。
“多事,還不快去!”孟巖罵了一聲。
“得咧,標下馬上去辦!”唐笑嘿嘿一笑,一轉身風似的跑了出去。
崇教坊,於府。
“爹。”
“咳,咳,是欣兒回來了,爹看看,你們這一天出去都買了些什麼?”于謙一邊咳嗽,一邊起身走了過來。
于謙個子不算高,國字臉,臉龐有些消瘦,頜下一簇小短鬚,兩隻眼睛透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這是多年在官場,有身居高位,養成了一種上位者的氣質。
“怎麼這麼少?”于謙一看兩支籃子裡的東西,有些吃驚的問道。
“爹,今年入冬以來,京城連續下了好幾場大雪,京城內的物價都漲了不少,就這些東西,人家還是看在您的面子上給的優惠價。”於欣道。
“算了,有這些勉強能過個年吧。”于謙長嘆一聲,大明朝雖然看上去歌舞昇平,可實際上問題不小,不但有外患,還有內憂,作為一個長期在地方任職的大員,于謙心裡很清楚,原蘇州知府況鍾過世後,他推行的良政,設立濟農倉都被廢除了,江南巡撫周忱是鼓掌難鳴,如今也是陷入四面為敵的困境。
北邊又有韃靼、瓦剌虎視眈眈,南面的土司造反已經是家常便飯,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逃離家鄉,土地兼併愈加嚴重,士紳不當差,不納糧,卻橫徵暴斂,盤剝鄉民。
他治下的河南、山西兩地尚且如此,何論其他?
空有一腔憂國憂民之心,這一次回京,居然是為了爭權奪利而來,這叫他如何心中不愁悶?
第兩百七十章:納妾記(五)
“爹,屋裡這麼冷,您怎麼不生個爐子?”於欣驚訝的問道,天氣酷寒,于謙的書房內,居然連取暖的爐子都沒生一個。
“京城的煤炭太貴了,這不是還沒到天黑嘛,省著點兒用。”于謙道。
“爹,您的身體要緊,還是把爐子生起來吧。”於欣勸說道。
“好吧,爹就聽你的,把爐子生起來?”于謙不認拂了女兒的一片心意,點頭同意了。
父女倆一個生火,一個添柴,很快,就把炭爐給燒起來了,屋子裡的溫度頓時上升了不少。
“爹,我給您把茶換了吧?”
“嗯。”
“爹看什麼書呢?”於欣給父親沏上一杯熱茶,遞了過來問道。
“《道德經》。”于謙笑笑道。
“爹怎麼看上《道德經》了?”於欣訝然問道。
“爹怎麼就不能看《道德經》了?”于謙嘿嘿一笑,覺得於欣的問題很有意思。
“爹精通儒家經典,卻推崇的是法家的治國理念,而《道德經》為老子所著,無為而治,這跟法家治國理念是相沖的。”於欣道。
“欣兒,這你就不懂,儒家學說勝在教化,導人向善,明事理,懂是非,主要是個人的修養,法家之學那是一種秩序,一個國家,光有個人的道德修養是不夠的,必須有一套讓人遵循的秩序,而老子的無為而治,並不是說放任不管,任其自身自滅,而是直指人心,這是告訴當政者,一切要以百姓為先。這是為官者的一種心態,無論是儒家,法家還是道家。最終的目的都是達到天人合一,天地和諧。”于謙解釋道。
“爹學問深厚。欣兒受教了。”於欣盈盈一下拜道。
“這都是最基本的道理,不過,說出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多了!”于謙道。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爹,女兒說的對嗎?”
“《尚書》雲:民為邦本,本固君寧……”
“老爺。小姐……”
“是小紅這個丫頭,進來吧!”于謙嘿嘿一笑,父女倆本想切磋一下學問的,還是讓小紅給攪了。
“老爺,小姐,孟大人來訪!”小紅進來後,規規矩矩的給於謙和於欣行了禮後道。
“哪個孟大人?”于謙一愣,自己再京中的好友同僚之中並無一個姓孟的呀。
“爹,女兒跟您提過,是錦衣衛的孟巖孟大哥!”於欣面露一絲喜色道。
“是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