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天地,最需持何種操守?
他答曰:勇。然後是長長的解釋。
最後一題:眾生攘攘將往何方
他想了想,答為抱負。解釋是任何人,總有自己想做的事,總會為此而奔走奮鬥。
我聽著,對阿朗說:“他的話也是有道理的。不過關於勇,你要記住:人不可逞勇。勇敢應當有前提,比如仁愛之心,比如仁義之舉,在此基礎之上再來談勇,人的行為才不會有失。”
慕容越在一旁聽著,不斷點頭,看向我的眼神中詫異之色難掩。
臺上少年已回答完,妙音微微一笑,不多言語,只向我們這邊看了看。
霍,不會是聽到我們說話了吧?這麼小的聲音如能聽到,這耳力可不是一般的好。
眾子弟紛紛上臺。
有人的琴彈得不錯。
最好的當算那密王世子。
所選琴曲可能為了迎合出家人的口味,十分平和中正。
我聽著聽著,卻皺了眉。
“怎麼,簡非覺得有問題?”慕容越低聲問。
我笑道:“他演繹得也沒有大問題。只是可能所選項曲子與自身性情不太符合,猶如大江奔流的性子,硬是約束成了山溪潺湲,聽著總有幾分彆扭。”
臺上,妙音的目光又落到了我們這邊。
我看著他微微一笑。
殿內有人紛紛在讚歎密王世子的聰明。
有人附和;也有人搖頭。
我微笑著對阿朗說:“這樣的聰明你可不許去學。投機取巧之舉要不得。人的所作所為,當出於本心,任其自然。另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必為迎合他人而捨棄了自我。”
我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他反正是一副面無表情狀。
真虧得他,才十歲,裝了這麼久,他的眼睛始終下垂,我看不到他任何的心思。
只有他的小手,當我說話時,會在我掌心頻頻地動,彷彿應答。
問題的答案自然是五花八門。
人生百年當努力學習的,為皇上效勞的,保衛邊疆的,建立昊昂帝國的……
人,最重要的操守是尊君的,愛人的,尚武的,講信譽的,守禮儀的……
最後一題,最妙,將往何方?東西南北,山林湖海,紅塵,苦海,朝廷,邊關,……
殿內時有被這些小孩子的回答而引發的笑聲。
妙音有時會稍作點評,但似乎眾人的回答都不能令人完全滿意。
“三十六人了,還有哪位沒有上來?”妙音的聲音十分純淨。
大家的目光全集中到了我們這一邊。
原來,只剩下阿朗沒有參考了。
有低笑聲傳來,含義十分明顯。
“慕容朗,上臺吧,我們早就在期待了。”有人大聲說。
“快點,我們等著妙音大師宣佈結果呢。”有人催促。
“他上臺啊,這人生最重要的操守定是沉默如金了。”這話一出,有人壓抑著笑。
慕容越始終微笑著,容色不變。
我拍拍阿朗,笑著對他說:“別介意人們說什麼,長大了,更別學這種說話行事的方式。”
這次,阿朗的手沒有回應我,他慢慢抽出來,站起身,看了我一眼,向臺上走去。
大殿裡一下子變得極靜。
我看看慕容越,慕容越正好也在看我,神情皆十分疑惑。
阿朗這是要去做什麼?
他瘦瘦小小的身子往臺上一站,站得筆直穩重,清亮烏黑的眼睛朝眾人臉人一一掃過。
殿內頓時沒了聲音。
然後他從容轉過身,朝妙音恭敬優雅地鞠了一躬,坐到了琴案旁。
坐著,卻並不去彈,只是垂目靜坐,似是默想,似是出神。
眾人震驚過後,全凝目注視著臺上,無一人出聲。
他慢慢伸出手來,手勢略生澀,琴音自指下流出。
我一聽,發呆。
他彈的正是我抱著他手把手彈過無數遍的《欸乃》。
這首曲子,原本是據唐柳宗元著名七言古詩《漁翁》詩意而作成,他的原詩為“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此曲本是動靜結合,讚美自然美景,抒發隱逸情懷的;
十幾天來,為了那個小溪流阿朗的故事,我把這首曲子彈得十分歡快,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