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近九成中國家長望子留洋 超五成青睞美國

在進入正文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篇新聞報道。

隨著國外大學、高中紛紛來華招生,出國留學開始變成中國家庭餐桌上重要的議題,尤其是高中後出國漸成主流。中新社上海2010年12月3日電,英孚教育與某入口網站教育頻道3日於此間披露的國內頂尖高中、大學留學調查結果顯示,86%的受訪家長表示有送孩子出國留學的想法。其中,最大的動力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條件和拓展眼界。

記者注意到,在留學準備上,中國家長們普遍缺乏行動力和明確計劃。對於國外高中、大學的學制,近五成的受訪家長表示“不瞭解”和“完全不瞭解”,僅有8%的家長表示“非常瞭解”;對於如何申請學校,19%的家長表示“完全不瞭解”,約73%的家長表示“不太瞭解”或“瞭解一些”;高達74%的家長不知道申請留學英美大學需完成大學預科課程。

美國大學校園寧靜幽雅調查還顯示,年輕父母對子女留學有更早規劃,也比較瞭解國外留學考試和學制。孩子尚在10歲以下的父母普遍認為,留學準備應從幼兒園或是小學開始。相比較而言,子女已經18歲以上的“資深”父母們意識相對落後。

我的全家福,2007年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在留學目的地國家中,美國顯然是最受青睞的。調查中,計有51%的家長表示考慮送子赴美,緊隨其後的是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僅有7%的家長表示考慮送孩子去日本、義大利、法國等國留學。

據介紹,此次調查共有超過3100名家長參加,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人數佔31%。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2010年12月4日)

。。

開篇 去還是不去,這是個值得思考的(1)

朋友們常常問我這樣的問題

——要不要讓孩子去留學?

——去哪個國家留學?

——什麼時候去留學最合適?

而且,所有的他們都希望我能給出堅定而準確的答案。

當年,自己要出去的時候,從沒有這麼深刻地想過,決定似乎是在一剎那間做出的,實際上,這是後來越來越多的同事、朋友問我的問題,卻讓我越來越不敢掉以輕心地去回答。

回國幾年了,縈繞在心中的種種感受仍然久久難以拂去。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常常有人問我:“要不要讓孩子去留學?”

這是典型的中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站在更高的平臺上,所謂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蠱惑人心的話一直以來深入人心。

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前景……然而,對於絕大多數的他們來說,或者短暫出過國,走馬觀花,感覺全在表面;或者從未踏出國門一步,國外完全是個未知的世界,是個謎,太遙遠了,甚至缺少基本的認識;紛繁複雜的種種資訊,潮水般眩暈地湧來,難以取捨,任何看似真實的說法都會影響他們的判斷。

這一步邁不邁出去,太重要了,關乎自己和自己唯一孩子的終身幸福與否,以及永遠的後悔與否。

其實,人生處處都是“起跑線”。

在我回國的當年,正趕上兒子高考,結果成績並不理想,“一本”略低,“二本”又偏高,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後來考上了深圳大學法學院,也是一個很好的大學。但是,我一直在自責,如果我沒有偏偏在兒子高考前出國,如果我在兒子身邊能多盯一盯,多說一說,也許……當然,這種假設永遠是不會再有結果的。

最後,我還是讓我的兒子出國了,這的確是我做的主,似乎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徵求兒子的意見。

現在看來這樣是有問題的,當時只是考慮不想讓兒子在高考時分心,忘了孩子也是個絕對不可或缺的、獨立決策的主體。

在兒子美國留學的第一年中,經歷了很不適應的階段,那段時間,他經常抱怨:“都是你們讓我出國的,我一點準備都沒有。”甚至到了舉步維艱、差一點放棄留學的地步。由此看來,決定孩子是否留學,事先溝通非常必要,一定要孩子參與全部決策和努力的過程,讓孩子有個心理適應期和準備期。的確,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出國留學的。

像是要彌補什麼,而且費盡了周折,僅簽證就One More了4次,幾乎就要在放棄的時候,透過了。這樣,我和兒子成了美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