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想找個能幫助自己的,後來也活該被別人涮了。

在UTA,學習上有個竅門,是中國人發現的,如果你選同一個老師的同一門課,幾年內期末考試題往往是非常相似的。只要你找到師哥、師姐,就可能有捷徑可走,這也是玉殊告訴我們的。我們求他幫忙,把過去的E…Mail發來看看,他滿口答應。可是一週一週過去了,急得我們天天Check E…Mail,就是沒有動靜。見面詢問,他一臉無辜:“發了啊!”頭天考完了試,第二天我在郵箱裡終於收到了玉殊的E…Mail。

不過憑心而論,也怨不得別人,誰讓我們一時偷懶想走捷徑呢。

說另一個臺灣同學,是個女同學,叫乃穎,註冊個美國名,叫Susan什麼的。剛開學就挺個肚子進來,帶“子”讀書,有點感人,連我們的印度裔老師都特別關照她。

就這樣一邊上著課,一邊肚子日見其圓,終於要經常請假了。一週4個小時的課,能上一半就不錯了,按說是不允許的,但美國講人權啊。

不上課,又要完成學業,好多作業就要找我們。我們是誰?活雷鋒啊!都是熱心腸,自然是悉心幫助。但後來我們也發現,她有事找我們行,我們有事找她就基本上沒門。有玉殊的案例在前,我們也沒特別往心裡去。

後來她終於當上媽媽了。嘿,人家學老外,沒有“坐月子”這一說,產後一週,課堂裡見了。課沒有上完,人就昏過去了,挺感人的。

形形色色,我的同學(2)

那門課上的是“國際營銷”,教科書教導我們:想賣東西到他國,就要了解別人國家的文化。一次講到不同國家的“送禮文化”,老師請Susan說說中國的送禮文化(習俗),Susan頭一昂說:“我是臺灣人。”開始老師沒明白,又重複了一次要求,這回Susan肚子一挺,兩眼含威,義正辭嚴地說:“我再說一遍,我是臺灣人!”老師聽懂了,有些訕訕地說:我以為中國、臺灣、香港、新加坡都是中國的。沒想到Susan還是個“臺獨”。

實際上,臺灣人也分幫分派的,有臺灣人的地方(誇張地說只要有兩個人),一般都有兩個學生會,觀念相差也很大。

我們和日本同學基本上是不來往的。許多年來,日本人“脫亞入歐”的思想比較得勢,他們與亞洲同學來往都很少。

我們班有個叫渡邊的,整天獨往獨來的,跟大家沒有什麼交流,住在和我們一棟樓的另一個單元。一個學期裡,天天中午準時在我們窗後練習溜滑板,叮呤噹啷的吵死了,真想踹他兩腳。可那渡邊,到了學期末,滑板溜得像模像樣,總結會上,6個單人獎,他獨得3份,也真行。

不好意思,我也得了一個獎,前面說過了。

時間長了,接觸深了,我們才發現,其實我們周邊的一些國家,基本上都蠻敵視中國的,開始對我們也是諱莫如深,後來有些冰釋。聽聽原因也不奇怪,各國的國民教育大相徑庭,回頭想想,我們這些留學生也為和解周邊關係做了不少的“外交”努力。

比如韓國,他們就認為造成如今朝鮮半島分裂成兩個國家的現實,就是中國直接干涉的結果。

比如南越,越戰失敗後,美國開放國門,120萬親美越南人移居到了美國(1997年,香港迴歸,英國給若干香港人的留英權,搞的也是這一套),而且大部分落戶到德克薩斯州,據說是因為氣候與越南比較接近。南越人自然認為,之所以被趕出家門,都是因為中國背後支援北越造成的。

1962年的中印之戰,使得中印雙方都不會彼此有什麼好感,加上印度人是很看不上巴基斯坦人的,就不明白中國為什麼要支援巴基斯坦,曾經有印度同學就這麼問過我。

日本,就不用說了。

而其他周邊國家能到美國留學的人少之又少。

這幾年,越南跟著中國改革開放,搞市場化,也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一次,UTA破天荒地來了一個越南的留學生(過去的北越)。按照UTA的慣例,只要有一國的留學生,便在學校國旗廣場升起該國的國旗,以表示尊重,於是升起了越南國旗。

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成百上千的南越移民遊行抗議,聲勢浩大,最後竟然是UTA當局不得不屈從,以降下越南國旗息事寧人。那名留學生也不知了去處,反正是沒有待下來。

由此可見,我們的“外交”環境很不一般吶,我個人理解,外交靠公理,更靠實力。

實際上,在與這些國家的同學相處時,大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