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國家紛紛調整軍事戰略,競相把軍隊建設重點轉向資訊化,搶佔未來軍事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我軍打贏能力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
朱洪濤面對世界軍事領域的大變革,大發展,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他聯絡世界軍事發展史上各軍事強國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深刻意識到,世界新軍事變革對任何一支軍隊既是嚴峻挑戰,也是難得機遇。
如果目光短淺,行動遲緩,就會被世界軍事發展的潮流遠遠拋在後面。
而軍事主官只要方針正確,措施得力,就可以實現部隊現代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二.
隨著一聲清脆的鳴響,只聽“轟”的一聲,坦克左側的排氣噴出一股濃濃的黑煙,馬達聲迅即隆隆作響,猶如雄獅震吼一般。
雖然是太陽當空,但隨著那龐然大物傲然地前進,寒氣中帶起了陣陣刺骨冷風,讓坐在炮塔口的朱洪濤感到一陣寒慄。
風依然在呼呼地吹著,吹得臉生疼。
他不得不躲進炮塔。
炮塔裡共有四個乘員位置:駕駛員,車長,炮長,二炮手。
炮塔壁上,不同的瞄準裝置,火控裝置和通訊裝置佔據了大部分空間。
側壁上新改造的計算機軟體系統顯得猶為醒目。
一會急速前進,一會越坑翻坡。
駕駛員熟練地展開各種戰術動作,一會急速前進,一會越坑翻坡。
此時他才感到,坐在炮塔裡遠除了能避避風,並沒有什麼舒服的。
幾十噸的體重註定了坦克不會有一個很好的避震系統,隨著坦克在不同地形的運動,裡面的人也在相應地晃動。
駕駛員熟練地展開各種戰術動作,一會急速前進,一會越坑翻坡。
由於歷史的原因,特別是基層連隊的訓練,仍主要採用以時間為導向的訓練方法體系,即“時間到,任務了”。
不少部隊僅強調按大綱完成訓練時間和訓練任務,往往沒有注意到軍事訓練中的“規模效應”,這就可能導致某一訓練課目還沒有達到“規模效應”階段,就轉入到下一個科目的訓練。
致使一個訓練週期下來只是完成了訓練任務,卻沒有達到訓練的標準,盡而導致訓練水平總是在低層次上徘徊。
依靠科技創新為武器裝備建設步伐提速,是全軍裝備建設的又一個亮點。
領導幹部帶頭學習高科技知識,帶頭做懂新裝備,會組織新裝備訓練管理的“明白人”。
視覺化指揮平臺,精確化保障維修,計算機模擬演練,讓越來越多的裝備指揮軍官端坐“中軍帳”,從容排程金戈鐵馬。
賦予老傳統新的時代內涵。
讓武器裝備“科學化,制度化,經常化”管理生機勃勃。
大漠戈壁,鐵甲戰車縱橫馳騁,高山峽谷,一枚枚乳白色的導彈昂首待命,海島軍港,一艘艘保養良好的“藍鯨”整齊列陣,隨時準備潛航遠征。
模擬模擬技術是現代資訊科技的重要分支,由於其具備低消耗,高效益,形象化等優勢,廣泛應用於平時的作戰訓練和武器裝備研製等領域。
但模擬訓練也有它的侷限性,怎樣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優勢?
由於高技術武器造價昂貴,部隊在平時訓練中不可能經常組織實施實裝實彈演練,運用各種模擬器材不僅能使部隊訓練緊貼戰場。
而且隨著計算機模擬模擬技術的提高,模擬訓練還能營造逼真的戰場環境,達到較好的訓練檢驗效果,這對於部隊戰鬥力的提高無疑會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十九章。 增強戰鬥力的原則
一。
創新思維並非只是簡單的“奇思妙想”能力,儘管透過奇思妙想完成偉大創舉的傳說不絕於耳。
它最鮮明;最直接;最突出的特點:發現問題以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思維指向。
科學發展觀就是在破解發展難題中產生的科學理論,同時又為解決重大現實問題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法。
問題在哪裡?
問題是什麼?
問題怎麼解決?
創新思維只有在這一過程中,才能獲得它必須具有的單刀直入和簡捷。
以數字化部隊建設為例,當不少人還在對數字化部隊的概念;意義進行復雜定義和反覆論證的時候,他卻認為數字化部隊的全部功能和意義就是解決三個問題:我們在哪裡?
友鄰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