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那兒已經不是自己的家了。”
老家有過春節給祖先們上墳的習慣。外婆走後,我在春節前匆匆趕回家,為自己的懷念捧上一把土灑在外婆的墳頭,外婆其實並不孤單,她的墳頭與外公的墳頭緊緊挨著,只不過一個墳頭舊些,一個墳頭新些,可是她與她最扯心的兒子並沒有在一起,也許就是她最後的遺憾。
一天,二舅打電話告訴我說,他想給外公外婆立碑,我淡淡地告訴他我的看法:“其實,外公外婆並不喜歡石頭和水泥,他們最喜歡的還是土地,就讓他們與泥土一起留在那裡吧。”其實,我還是自私的,因為我想當我每次回家時看到的是有歲月痕跡的外公外婆,農村人講究的就是真實,石頭水泥冰冰的不會與我心中的外公外婆一樣。
這點文字就算我對外公外婆的祭奠吧。 。。
封建帝王與道
自從苟子主張把“人民當作水,把統治集團比作船舟”,並且說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千古統治集團的至理名言,我國古代的統治集團的代表我國古代形成的自然諸神來強加自己的統治願望。用現在的嚴管來看,這與我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思想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絡,道教思想的精義是集大成的《道德經》,道家把諸神分為天、地、人三個階層,天上有玉帝來統治,地下(閻羅殿)由閻羅當道,那麼人間只好由知天命的真龍天子來統治。
真龍天子不是任何人都作得來的。這些真龍天子要麼是天庭下派,要麼就是天庭的漏網之魚,而且就是有頭有臉的魚,天挺普通的蝦兵蝦將是沒有這個福分的。用天的旨意來統治人,在許多自然科學無法破解自然之道的階段還是有萬無一失的把握。
道家的中心思想是講道,其實就是樸素的自然科學,其理論再在逐漸成熟的階段基本是在漢代,而且這是道教思想與自然諸神揉合起來,更加顯示出它的科學性。但是,此時道教經典已經發展到藥黃階段,可以這樣說,自春秋發展起來的道教思想因為不被統治集團採納,正在逐漸失去對政治的感覺,藥黃之術成就了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從自然科學出發,尋求自然的延續,就有了秦王嬴政外派使團員赴海外尋找東瀛的故事。同時,道家不求人限制的思想,也成就了到家的最終突起。
“一人得道,仙及雞犬”,這與儒家的正統觀念正好打了一仗。儒家講求寡慾,而道家不同,道家雲:“曲則全,枉則直,鬹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物不勝天”。這些都是封建集團用來發動“取而代之”思想的發動機,和“真命天子”“真命為君”思想一起被統治集團利用。所以,在歷史的長河中,一邊是統治集團禁錮道教思想,一邊又在利用道教思想。道教理論也是一邊發展與國家富強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和天文地理,一邊為封建帝王尋找正統的統治思想,自己也就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封建帝王的統治要求。
年號是漢武帝的產物(據相關資料顯示:劉恆、劉啟的年號是後人們強加上的),因為在漢武帝劉徹手中,正統的道家思想正式進入君王的視線,劉徹用“建元”作為他的第一個年號,正式開闢了中國君主對年號的追求。縱觀我國封建君主的年號,就不難發現這些年號都在體現一種思想——道家思想。
道家崇拜的最高神位是“元始天尊”,也就是玉皇大帝。劉徹作為一個漢家思想的締造者,他信奉的不是儒家思想,這種一個千古迷案。在《史記—孝武本紀》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為孝武皇帝。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這樣就演繹了漢武帝“上遂郊雍,至隴西,西登幸桐,幸甘泉,令祀官寬舒等具泰一詞壇。……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從此,道家的造神運動開始了。
道家造神,首先考慮得他們信崇的三皇五帝,把他們當作聖人其實很符合中國人的心理,也很符合最高統治者——漢武帝的心理,因為漢武帝他要得就是江山永固,讓別人有一個崇拜物件,便於他的統治。這樣,在漢武帝的倡導下,道家思想第一次登上了正統統治思想的殿堂,而今三皇五帝仍在民間享有很不錯的香火。其實,劉徹不是傻子,他之所以把三皇五帝推上神壇,是由他很深的用意,是別有用心的。劉徹推三皇五帝的目的就是變相地把自己推向神壇,把他自己變成神,能夠很自如的麻痺被他征服的勞苦大眾。
漢武帝劉徹祭祀鬼神五帝的地方是龍戲,漢代的隴西與今天的隴西應該不是一個地方,經過二千多年的地理變遷,被世人稱作“泰”的地方就更多了。最有名的當屬泰山的泰山廟,往後就有許多漢武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