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多慮了,陛下識人一向頗有眼光。
孝先、衡臣啊,你們能想到,西域萬里河山,竟會讓賈小子用那種方式給打下來嗎?
呵呵,老夫聽聞捷報傳來時,真真是……哭笑不得!
卻不知代善公若在,當喜,當怒耶?
不過,那個膽大包天的壞小子,也只有陛下能用,敢用……
他對陛下,對朝廷,當算得上是忠心耿耿!
孝先,衡臣,你們以為如何?”
孝先,是張伯行的表字,而衡臣,是張廷玉的表字。
兩人如今在內閣,僅次於首輔李光地。
李光地年事已高,常年不上朝,也不理朝政,只如定海神針般定著朝局。
實際上的內閣首輔和次輔,便是二張。
而張伯行亦有自知之明,他自知在庶務處理上,不及張廷玉有天賦。
因此,除了掌控蘭臺寺和太常寺外,其餘例如吏部、戶部等實權大部,皆由張廷玉一手掌控。
兩人炙手可熱,敢這般稱唿二人表字的,滿大秦屈指可數。
李光地自然在這行列中。
只是,聽到李光地的話,無論是張伯行還是張廷玉,都不知該說什麼好。
縱然兩人對賈環都沒有惡意,張伯行甚至還極喜歡這個很有靈氣,心中有國事的勳貴小子。
可是,賈環的所作所為,他最多隻能做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若是讓他在這方面說好話,那是在侮辱他的職業操守。
那般肆無忌憚的破壞官場規則,禮數教法,若他偏袒之,那他如何還能掌控蘭臺寺御史閣?
見兩人都只是賠笑不言,李光地也不在意,對隆正帝道:“陛下,江南災荒已解,西域河山歸復,大秦江山穩固,也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老臣年近過百,耳聾眼花,空佔著內閣首輔之位,在朝政上卻無半點建樹,愧對君王黎庶。
因此,老臣今日乞骸骨,想回福州老家,葉落歸根!
望陛下恩准……”
說罷,李光地顫巍巍的,伏下那枯瘦如柴,枯骨一般的蒼老身軀,跪地行禮。
滿場皆驚。
任誰也沒有想到,最先為賈環出頭的,竟然會是此老。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竟以這種近乎於決絕的方式,來為賈環聲援!
眾人此刻心中只有一念:賈環庶子,到底何德何能,竟得國老李光地這般愛護?
隆正帝也木在了原地,怔怔的看著地上,瘦的幾乎只剩下一捧的老人,不知,該如何回答……
……
(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如意
第一千零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