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宗皇帝,甚至親自寫下了《帝範》一書,告之太子:飭躬闡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諱,更無所言。
然而,又有何用?”
賈環乾笑了聲,道:“陛下,單天家一脈所出子弟,雖承國運,但總難避免出現平庸甚至昏庸之輩。
可是,如果是從億萬百姓中選出來的呢?”
隆正帝聞言,面色一變,眼神凌厲的看向賈環。
賈環見之,就知道他誤會了,忙笑道:“臣所言不是陛下想的那般,臣說的不是帝王,而是首輔!”
“首輔?什麼意思?”
隆正帝隱隱覺得猜到了賈環所想,只是還是想不破,沉聲問道。
賈環道:“陛下,臣之意,何不將理政大權,悉數交於內閣?
天家除保留認命首輔的權利外,其餘時間,並不需要一定參政。
首輔定下任職年限,或五年一期,滿一任,觀政績,若合格則繼續留任。
但至多隻能任兩界,期滿退位,受朝廷奉養,但再不許干政。
而且,想要入閣,必要經歷地方。
從縣令做起。
陛下,您知道我大秦未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內,最重要,也最艱鉅的任務,是什麼嗎?”
隆正帝沒有回答的意思,他完全被賈環大逆不道之言給震驚,甚至驚駭住了。
他萬萬沒想到,賈環之意,竟是要剝奪帝王的君權!
若非賈環說的是讓權於內閣,而不是讓權於武勳,隆正帝完全可以確定,他想要造反!
只是,這更讓他震驚。
賈環對文臣的不屑和厭惡,他從未懷疑過,他怎麼會這樣想呢?
賈環見隆正帝不答,還滿是震驚的看著他,笑著繼續道:“陛下,咱們大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繁衍子民!
臣出海外後,會打下很大很大的疆土,甚至遠超大秦的國土地域。
不是臣多有能為,而是外面真的太大太大了。
而相比於煌煌大秦,外面的人又太弱太弱。
所以,臣有必勝之心。
然而想要將這些地,真正變成我大秦人的國土,卻只有一個法子。
那就是讓那些土地上,生滿大秦的子民!
前朝各代,雖也視百姓為財富,可到了王朝後期,因為土地兼併之故,百姓成了流民,反而成了禍患。
但我大秦,絕不會出現這樣的禍患。
因為我們只會缺人,永遠缺人!
因此,誰能讓百姓修養生息,繁衍後代,誰就是好官。
從縣令,到知府,到巡撫,到總督,再到內閣。
一層又一層,以政績說話。
當然,肯定不會只這樣簡單,除了人口數量的繁衍外,還要保證百姓的生活質量,也就是民生。
天下百姓之所以會造反,只會因為一個問題,那就是活不下去了,到了易子相食都活不下去的地步,他們只能造反。
所以只要解決了百姓的生計,大秦的天下便可傳承萬萬年!
陛下,朝廷遴選天下英才,最終不就是為了為朝廷所用,治理天下麼?
既然選出來了,就該好好的用。
給他們平臺,施展抱負。
做的好了,就賞。
做的不好,就撤,再換新人。”
“一旦臣子坐大,如何保證天家的無上威嚴?”
隆正帝淡淡道。
賈環笑道:“只要天家永遠保證軍權即可。
軍方不得干政,同樣,文官也不得插手軍權,否則,就是圖謀不軌!
要做到絕對的軍政分離。
除了軍機閣外,唯一能干預軍權的,只有皇帝。
如此,縱然文官勢大,也不會危及至高皇權。
其實陛下根本不需要擔心文官會一統坐大,因為他們一定會為了權利,展開黨爭。
帝王只要定好規矩,限定黨爭的範圍和死線,基本上就可以無憂。”
“那,如何保證軍隊的可靠?”
隆正帝面色淡漠,眼神莫測,看著賈環問道。
賈環想了想前世,道:“軍隊自然還是由軍機閣負責,太尉之職,一如前例,任期或五年,最多不超過十年。
不過軍機大臣的分管,卻不能再像現在這般,一人分管一個或兩個軍團。
而是劃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