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就足夠啦。
(3)預備開始
手把手告訴寶寶把牙刷斜放及輕壓在牙齒與牙肉間的地方,以2~3顆牙齒為一組,每組各前後移動10次左右,確保能夠清除牙齒與牙肉溝內的牙菌斑。
(4)先刷牙面
按順序清潔每個牙面,包括:外側面、內側面及咀嚼面。可以先從上下排牙齒的外側面開始清潔,再刷上下排牙齒的內側面。最後,別忘了咀嚼面,要把刷毛放在上下排牙齒的咀嚼面上,前後移動地刷。
(5)力度要控制
寶寶的口腔很嬌嫩,刷牙力度一定要適中,不宜太用力,避免弄傷牙肉。
(6)一天兩次
學刷牙的時候,媽媽最好陪伴寶寶一起刷牙,建立早晚刷牙的習慣。
(7)補刷一下
寶寶的手部小肌肉仍在發展階段,因此雙手未必可靈活地清潔口腔內每顆牙齒,他們只會集中清潔咀嚼面及部分外側面的牙齒,較易忽略內側面。因此,需要每天晚上替孩子補刷牙齒一次,確保牙齒刷得乾淨。
(8)牙線
建議教導孩子認識、瞭解和使用牙線,徹底清潔牙縫之間的汙垢。
小貼士:防止幼兒蛀牙
首先,避免讓小寶寶吃大量糖果。因為在我們的口腔裡面,其實生長了很多細菌。如果剛吃完一大盒美味的糖果,口腔裡面的細菌就會將糖分轉化為酸性物質,並且寄居在寶寶的牙齒上面,慢慢侵蝕牙齒,造成蛀牙。假如寶寶真的有時候需要吃零食,媽媽應該考慮更多地給寶寶一些天然食物。
護理小兒乳牙有學問
1.乳牙早失
如果孩子的乳牙還沒到換牙的時候就失掉了,即乳牙在正常替牙時間範圍之前缺失即為乳牙早失。
乳牙早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乳牙因保護不妥發生齲壞,沒有及時治療,病情發展到晚期,因為病情嚴重、不能保留到自然脫落而需要拔除;乳牙的慢性根尖炎症導致周圍的牙槽骨吸收過多,病灶大,與其下的恆牙胚之間無硬骨板相隔,影響恆牙胚發育,需要拔除乳牙;根尖炎症導致乳牙牙根過早吸收、鬆動甚至脫落;常見於上頜第一恆磨牙的恆牙異位萌出,由於第一恆磨牙向前傾斜萌出壓迫第二乳磨牙的牙根,使牙根吸收導致其鬆動脫落;牙齒因外傷脫落或拔除;先天牙齒缺失也是乳牙早失的原因之一。
1.兒童:健康牙齒,從小抓起(4)
乳牙一旦早失,不僅影響其鄰牙和對合的牙齒,最主要的是影響恆牙的萌出和牙齒的排列、頜骨的發育等;乳牙早失還可以引起恆牙早萌,早萌的恆牙牙根尚未發育,咬硬物時可導致鬆動、甚至脫落,同時早萌的恆牙由於表面釉質發育不成熟,鈣化差而易患齲齒。
2.乳牙的護理
第一階段:2歲半以前
兒童一兩歲時沒有自理能力,乳牙護理就應由家長負責。
(1)要有良好的餵養習慣,每次給孩子餵養後,再喂幾口白開水,以便把殘留食物沖洗乾淨,如有必要家長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籤等幫助孩子清除食物殘渣。睡前餵奶不宜加糖。帶糖分的食物也不適宜吃太多。
(2)注意鈣的吸收,因為鈣磷是牙齒、骨骼的主要構成部分。母乳餵養有利於嬰兒鈣的補充,因為母乳中就含有鈣,且較容易被吸收。在嬰兒兩個月後可適量新增水果或水果汁,增加維生素,有利於調節兒童體內鈣磷代謝,促進鈣磷在牙齒和骨骼中的沉積,對預防兒童牙病有重要作用。
(3)可以吃些青菜,因為纖維性的食物對口腔清潔有作用,而且含糖量較少。
(4)要及時糾正兒童的不良習慣,如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側咀嚼、吸空奶頭等。另外需要特別提醒母親注意的是,哺乳期間,與懷孕期間有類似的地方,由於母兒“爭吃”,營養物質需求量大增,在營養物質不足的情況下,易發牙周病和齲病,在此期間,要注意營養和口腔衛生,預防牙疾。如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刷牙等。有條件者每天嚼木糖醇含量為50%的無糖口香糖2~3次,也可以降低齲病和牙周病的發生,對母兒的健康都有好處。
第二階段:2歲半以後
兒童開始懂事,應開始自己處理口腔清潔的事宜。
(1)作為家長,不但要培養孩子早晚刷牙的習慣,而且要監督兒童刷牙時間,至少要刷3分鐘以上。觀察兒童刷牙,以免誤食牙膏。教育兒童要用豎刷的方式。
(2)選好兒童牙膏、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