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2 / 4)

小說:文人遭遇皇帝 作者:水王

碎骨的,這是封建社會里的文人與統治者的相處之道。因為石頭有一種磕碰碾壓雞蛋的嗜好,努力避免發生這種狀況,便是智者的抉擇。倘若雞蛋完整地存留,孵化為雞,雞後有蛋,蛋後有雞,如此往復,以至無窮。想到這點,也就欣欣然了。

石頭,只不過是石頭,永遠定格在歷史的那一章,那一節。作為雞蛋的文人,也許搬不開它,但當歷史掀過這一章,這一節,時間和空間便統統劃歸“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範疇裡了。

或許因為這點明白,中國文人通常不採取普希金和萊蒙托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做法,更不贊同從屈原起到王國維的那種因為想不開而撲通一聲的行為。先賢司馬遷一定等到寫《封禪書第六》,等到寫那個老匹夫的完蛋,然後才如釋重負地不知所終。

從這則端陽節的文人舊話,聯想到屈原,聯想到王國維,也隨而想到與這兩位截然不同的司馬遷。

我想,這位中國文學史上的絕對強者,之所以要“苟活”下來,道理恐怕也就在這裡。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磨和驢的寓言(1)

“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功藏;敵國破,謀臣亡。”這句從韓信口中說出來的話,版權並不屬於他,而是一位高明的謀士蒯通。他早就看出來,當劉邦當上皇帝,坐穩江山,就跟你韓信再也不講哥兒們義氣了。

權力使人腐化,權力也使人瘋狂。

中國民間有一句諺語,叫做“卸磨殺驢”,其實是一則很精彩的寓言。凡諺語或寓言,都因其形象生動,典型意義,以及富涵哲理,言簡意胲,而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過河拆橋”本來是很損的了,現在,小毛驢賣了力氣,將糧食磨好以後,還得把命搭上,可見這個小毛驢的主人,沒良心到了極點。看來這個宰驢的人,是位政治家,第一狠毒,第二殘忍,第三背信棄義,連眼皮也不眨。毛驢服了,扔下兩句話,厲害!厲害!任其大卸八塊,投到鍋裡,和以大料茴香,成為滷煮驢肉。

漢代的淮陰侯韓信,對這條驢的感想,深有體會,當他在雲夢,可能是現在洞庭湖一帶,被漢高祖劉邦抓起來問罪的時候,他沒說“卸磨殺驢”,而是說了一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意思相類的話。據考證,驢是漢代才從西域引進的家畜,還未普遍役使,所以,這位受過胯下之辱的將軍,只能發出這樣的感慨了。

劉邦立國,張良,蕭何,韓信,最有功勞,韓信的戰功甚至更顯赫些,所以,封楚王。他在巡行縣邑時,時常帶著前護後擁的甲兵。有人向劉邦密告,說他存謀反之心。劉邦一想他不但善戰,還有實力,更有地盤,為防激則生變,接受間諜頭子陳平的建議,假作天子巡狩,會諸侯,放一個煙幕彈,趁此機會把他擒獲。把他縛在囚車裡,押回咸陽。韓信沒料到劉邦會來這一手,半點舊情不念,於是這個階下囚扼腕長嘆:“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功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這句話雖然不如“卸磨殺驢”精練簡潔,但可以想象韓信說這話時,一定很氣憤,也一定很懊悔。

氣憤的是劉邦的手段透得卑劣,其實韓信不瞭解,封建社會里的開國皇帝,即或不是流氓,也是不反對使用流氓手段,來奪取江山和鞏固政權的;懊悔的是當初不該不聽蒯通的話,如果自立門戶,劉邦也許坐不成江山,說不定現在和他平起平坐。

蒯通就是他說的“果如人言”的那個謀士,是這句話的最早創意者,版權應該屬於他,毫無疑問。當楚漢相爭未定局時,他曾經跑去向給韓信進言,“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於是建議韓信“參分天下,鼎足而居”,還引文種、范蠡輔佐越王句踐復國後被棄絕的例子,說明“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獸已盡而獵狗烹”的道理,韓信的牢騷,由此延伸發展而來。

韓信是位了不起的軍事家,在用兵上,多多益善。但在政治上,卻不是劉邦的對手。別看他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運籌帷幄,得心應手,在官場上,就常有敗棋。他未必不知道自己是舉足輕重的一個方面,也未必不想稱王成霸,可他對蒯通說:“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以事,吾豈可以以鄉利背義乎!”

他曾經批判過項羽的“婦人之仁”,結果他自己卻感情用事,成了一個大老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