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化,早就像古埃及,古印度,腓尼基,兩河文明,乃至瑪亞文化一樣,消失在歷史的星空中,成為絕響。
正因為一代又一代傳承相繼,中華民族才能夠一次又一次地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始終葆有強大的生命活力。因此,功不可沒的中國文人,無論其為正常死亡,還是非正常死亡,能夠被人記住,載入史冊;在有皇帝的年代裡,甚至列入“天地君親師”的最後一位,受到老百姓香燭紙馬的供奉,頂禮膜拜,應該說是當之無愧的。
不過,話說回來,中國文人儘管在理論上地位很高,被供奉在佛龕裡,神氣十足,可在這塊國土中,上至王者,下至草民,並不真把文人當一回事的。千萬不要以為“士農工商”的排序,就擁有優先權。因此,切切牢記這一條,誰要缺乏這最起碼的清醒,就有碰一鼻子灰的可能。對統治者來講,文人嘛,九儒十丐,上不了檯盤,裝裝門面用得著,唱唱讚歌用得著,可到了開飯時間,那張桌子上肯定於不會有你的座位。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咱們中國人算得上是最崇尚功利主義,最講求現實精神的民族。數千年來,無論神州怎樣天翻地覆,而不致陸沉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在這種物競天擇的大環境中,中國人為求得生存而養成獨善其身,絕對自我,而罔顧其它的個人至上主義,因而生存能力和生命活力,特別強大。在這些講求實利的同胞眼裡,文人在牌位上受到敬奉,享得清名,屬於精神層面的虛榮,不影響誰的實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