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就是完全賣給了私人,唯有建築機械廠這一塊,仍然以國有資產入股的方式,整體加入明達集團。
而明達集團最近幾年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原先的建築機械已經漸漸淡出主業,代之而起的是更具潛力的電腦配件、絲織服裝、新型牆體材料等。
在規劃與發展企業方面,鄺明達的思路與常人有些不同。按照多數企業的成功路子,應當以一業為主、圍繞主業做大做強,而鄺明達則主張多個主業齊頭並進,即便外部市場發生波動也會東天不亮西天亮。
還有,現在不少企業集團看似聯合艦隊般超級強大,實際都是銀行貸款在支撐,純屬盲目性擴張,一旦形勢趨緊、銀根收縮,馬上便發生資金危機導致企業陷入困境。明達集團則不然,多年來一直以自有資金為主,遵循謹慎擴張、穩步發展原則。也許,正是鄺明達的這些獨特之處,才構成了他和馮開嶺非同一般的關係。
3。利益同盟者(3)
說起來,馮開嶺和鄺明達本沒有什麼特別的淵源。鄺明達出身陽城市區,馮開嶺則生於陽城下屬的江湖縣普通農家,後者比前者年輕三歲。當馮開嶺還在發憤苦讀,準備透過考上大學跳出農門之際,鄺明達已經早早在陽城建機廠做了車間主任。
此後,馮開嶺順利考入江南師範學院古典文學專業,畢業後又分到陽城師專中文系做老師,正在建機廠擔任生產副廠長的鄺明達,也憑藉自己的驚人毅力,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完成了師專大專文憑的自學考試。
期間,馮開嶺曾經擔任鄺明達班上的管理員,負責發放上課通知、寄送考試成績之類的雜務。也正是在那寶貴的兩年時間內,兩人熟悉並熱絡起來。
等到馮開嶺由師專團委書記調至市委辦公室,擔任當時市委書記的專職秘書,鄺明達已經在廠長位置上開始展露管理才華,併成為陽城企業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時,兩人之間多有互動,鄺明達的企業不時需要馮開嶺的政治聲援,馮開嶺則需要鄺明達企業的經濟支援,政企、官商同盟雛形初現。
不久之後,市委書記調任省委秘書長,馮開嶺隨之同行,不到四年時間,秘書長突發腦溢血去世,馮開嶺也就從省委辦公廳究研室主任的位置上,主動要求返回陽城擔任了排名末位的副市長。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3。利益同盟者(4)
作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直到目前為止,馮開嶺與鄺明達都沒有發生過直接的隸屬關係。
剛從省裡回來時,分管農、林、牧、副、漁等農口一塊,與鄺明達的企業基本不挨邊兒;後來做了常務,又是分管交通、城建、國土、規劃、房管,還是和明達集團八杆子打不著。
表面上看,鄺明達財大氣粗今非昔比,眼睛裡除了市委書記、市長兩個大佬外,一般的班子成員很少放在眼裡。然而,令黃一平始終感覺奇怪的是,偏偏鄺明達還就買馮開嶺的賬,而且不像對待洪書記、丁市長那樣擺在臉上應付場面,而是確實從內心裡佩服甚至崇敬。
當今陽城官場,誰人見了鄺明達這樣的財主不是滿臉堆笑、一嘴好話?即使洪書記、丁市長對他也是恩威並施連哄帶騙,而馮開嶺卻時常對他板著一副面孔,毫不留情地批評其上從企業管理不嚴、下至個人生活不太檢點等等方面的瑕疵。
對此,鄺明達從來也都不以為忤,相反卻表現出心悅誠服。不過,馮市長私下裡也和黃一平多次談論過鄺明達,說:“像這樣一個普通工人出身的人,完全憑藉自己的刻苦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非常之難得,非常之可貴。”
還說:“可千萬不能小看鄺明達這樣的人,他既然能把一個企業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其能力與水平絕不在任何一位局長、縣長之下,甚至你就是交給他一座城市,也一樣能管理得非常出色。”說實話,馮開嶺如此高地評價一個人,而且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還不多見。 。 想看書來
3。利益同盟者(5)
當然,話也說回來,鄺明達雖然為人做事難免張狂一些,但在和馮開嶺的私人相處上,總體還算低調,對黃一平這些小兄弟也不錯。
平時,鄺明達和馮開嶺的交往,基本保持著朋友這樣一種基調,而較少表面的應景,也從不弄得滿城風雨、盡人皆知。馮市長吩咐的事情,不論以何種方式出面,一律百分百執行,沒有絲毫怨言與折扣。包括黃一平有事相求,也是給足了面子。
前兩年,黃一平姐夫王大海從棉麻公司財務科長的位置上下了崗,姐姐在電器商城幫人家賣東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