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坐在這裡,不必擔心妖魔的侵害,而那些實實在在只修內道的妖魔,卻只能退避藏匿於深山地底……”
李青山算是第一次接觸煉器之道,聽的就格外認真,這位孟喜奇也果然如張蘭青所說,講的極好,妙趣橫生,引人入勝。雖然修為只是煉氣八層,但在煉器方面,卻稱得上是專家。
大體講過了煉器的歷史和意義,孟喜奇便開始真正教授煉器之道。
李青山聽的入迷,方知道,煉器之道,竟有如此奧妙之處。從最初的改變和融合材料,再到注入靈符,燒錄法陣,每一步都極不容易。
更沒想到這幾種“外道”,竟有如此密切的關聯,煉器所稱的靈符和符籙之道的靈符,不盡相同,但本質上卻是一樣。
符,是一種文字,與天地交流的文字。常見的便有近千個,組合出來的效果,更是數不勝數,在煉器的過程中,注入靈符,乃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所以瞭解一點符籙之道,是必要的。
而靈器之上,便是法器,則是要為煉器刻入法陣,來衍生出更為強大且複雜的效果。煉氣士自然沒有這種能力,但想要成為真正的煉器大師,通曉一些基本的法陣,也是必須的。
李青山知道,自己的課程,要重新作出修訂了,但卻像是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心中說不出的歡喜。
孟喜奇講了一個時辰,又回到煉器的最基礎,改變材料的狀態。
“一個好鐵匠煉一把劍,需要經過許多步驟,基本的就有,煉、打、淬,需要火爐、大錘、小錘、風箱、水缸、磨石等等許多個工具,但是與我們來說,只要一個煉器鼎就夠了,甚至不要鼎……”
講解之後,給拿起帶來的木匣,裡面整整齊齊的擺放著許多正方形的小木塊,讓前排的弟子向後傳遞。
孟喜奇要求他們在儘量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