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4 / 4)

脫,中無障礙,如冰壺澄澈,水鏡淵渟”,正是虛靜的心理狀態。惟其虛靜,這才能“洞鑑肌理,細觀毫髮”,“天真爛發,牢籠物態”。

宋代理學大師朱熹也很重視虛靜在創作中的作用。《晦庵詩話》中記載著他這樣一段話:

今人所以事事做得不好者,緣他不識之故。只如個詩,舉世之人盡命去奔做,只是無一個人做得成詩。他是不識,好底將做不好底,不好底將做好底。這個只是心理鬧不虛靜之故。不虛不靜,故不明,不明故不識。若虛靜而明,便識好物體。雖百工技藝做得精者,也是他心虛理明,所以做得來精。心理鬧,如何見得?

明朝學者吳廷翰在《醉軒記》一文中,談虛靜致幻最為盡致,其言曰:

吾每坐軒中,窮天地之化,感古今之運,冥思大道,洞賢玄極,鉅細始終,含濡包羅,乃不知有宇宙,何況吾身;故始而茫然若有所失,既而怡然若有所契。起而立,巡簷而行,油油然若有所得,欣欣然若將遇之。憑欄而眺望,恢恢然、浩浩然不知其所窮,反而息於几席之間,晏然而安,陶然而樂,煦煦然而和,盎然其充然,淡然泊然入乎無為。志極意暢,則浩歌頹然,旅舞翩然、恍然、惚然、怳然,不知其所以也!童子謂吾曰:“翁醉矣乎?”是時也,四大浹洽,三極混融,萬物酣暢,六合浮游,若登太和之堂,坐玉燭之臺,而翱翔乎極樂之國也;若吸呼偃仰乎醍醐之岑,而泛醽醁之海也;若餐沆瀣而飽溟涬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