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篇(2)
(3) 要從頭開始適應老師
初中老師跟小學老師相比有所不同,他們基本不會再手把手教孩子了。而高中老師跟初中老師相比又有升級,他們更願意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因此他們的講課方式有時會讓一些依賴性強的同學難以接受。
上高一時有些孩子的思維還停留在初中階段,對老師的新方法還不適應,這就容易造成孩子聽課效率不高。有的同學反映老師講得特別快,自己根本來不及記筆記,本來上課時都聽懂了,下課後卻又全忘了。
■
那麼對待這樣的孩子,家長究竟應該怎麼辦呢?
前不久有個孩子在金戰網上留言:“我是一名高一學生,我現在也知道要好好學習,可是有時候還是有些迷茫,找不到自信和動力。父母總是用他們所謂的激將法,可每當我聽到他們說那些難聽的話時,我的心裡就很反感,忍不住想發火。”
可見,對待這種沒有自信的孩子,使用簡單粗暴的辦法是不管用的。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方面來入手。
首先,找原因。
剛才我們也分析了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大概有三種,那麼我們就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原因,看看孩子到底為什麼不開心,然後再各個擊破。
(1) 環境是客觀原因,是不可改變的,我們只能改變孩子看待事情的角度
比如一個月前有個農村孩子打來電話說:“他們覺得我土,都不願意跟我玩。他們老是講一些什麼遊戲的事情,我沒玩過也聽不懂,所以他們說話時我只能聽著,什麼也說不出來。我感覺很自卑,無法融入他們當中……”
我回答:“農村的孩子可能確實沒有城市的孩子見得多,但農村孩子身上也有城市孩子不具備的優點,比如獨立、堅強、吃苦耐勞、勤儉節約。而且對於農村的很多事情,城市的孩子也並不瞭解,如果你能用很生動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讓大家覺得又新奇又好玩,他們一定也很願意聽。再給他們講講你幹過的最有成就感的事,那些他們都沒做過,沒準你還能成為他們崇拜的偶像呢。”
“是嗎,老師?那我試試吧。”這個孩子放下電話時的語氣聽起來已經明顯不像剛打電話時那麼沮喪了,似乎又充滿了希望。
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還不穩定,因此看待事情的角度總會搖擺不定。這個時候他們需要大人的幫助,他們的情緒需要有人調動,也需要有人給予其信心!所以家長的引導和鼓勵就像一把火炬,在孩子的熱情馬上就要熄滅時,在孩子看不到前進的路時,家長該出手時就得出手,及時點燃他們的火花,讓孩子重新看到希望。
從這一點上講,凡是善於鼓勵孩子的老師都是成功的老師,而善於點燃孩子激情的家長也都是了不起的家長。
(2) 同學關係是最能樹立孩子自信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因素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比較自我,不善於為他人著想,所以我經常建議家長在入學前就告訴孩子怎麼跟同學交往,怎麼能交到好朋友。辦法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則是真誠,最簡單的做法是樂於助人。凡是在班級人緣好的孩子幾乎都是自信滿滿的。
(3) 孩子不適應老師,包括兩方面:一是與老師的關係,二是學習方法和能力問題
高中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觀點,對老師也不像小時候那麼簡單崇拜了,有的學生甚至開始對老師評頭論足了。而有的學生就是在為老師學習:覺得這個老師好,就好好學,否則就不學。這樣的孩子需要家長從中調節孩子與老師的關係,以轉變孩子看待老師的角度。 。 想看書來
成長篇(3)
如果不是因為師生關係,而是因為自己學不會,那就和我們最後要說的因為成績不好而自卑的解決辦法是相同的——從成績上下手。
對於初中成績很好的同學來說,心態是調整的關鍵。一般調整好心態,成績自然會上來。因為這樣的同學能力並不差,只要他想,他會自己找到方法。如果初中成績就不好,那就要從基礎抓起。找一科他不太懼怕的科目作為突破口,來提高他的自信心,然後再遷移到其他科目。
對於那些本來成績一般、還非要花錢找人進入重點學校的做法,我是不贊同的。一個基礎不好、對學習又沒有興趣的孩子幾乎沒有從學習中得到過任何成就感,而我們還要把他扔到一堆比自己成績好得不是一點半點的人群裡,這不是對他自信心的摧殘又是什麼呢?一邊做著摧殘孩子的事,一邊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