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1 / 4)

者產生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則被參與者內化為一種立場。站在參與事物的立場上,以自己人的角度觀察、認識事物,並由此產生一種把自己和他人動員起來的熱情,由此把參與其中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希望它得以發展、得到成功的意願。參與意味著信任和尊重,參與蘊含著智慧和力量、激勵和成功。讓下級參與重要事務的決策,不管是從心理方面來看,還是從民主的角度來看,無疑是調動下屬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一種重要途徑,這有利於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使部屬從參與中增長才幹。

領導者在做出科學的決策後,不是要事必躬親,而是要千方百計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讓每一位下屬都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能,圓滿地完成工作任務,最終達到既定的目標。工作有價值、能力有提高、事業有奔頭,從而保持較高的工作熱情。

。 想看書來

第一節 高瞻遠矚,科學預見未來(1)

領導者高瞻遠矚的本質,就是科學預見未來,跨越時光的柵欄,提前採取措施或做好準備。就涉及面而言,他們的預見雖然可以分為戰略性與戰術性等,但要達到“遠見於未萌,避危於無形”這一境界,卻都要具備正確的思維方式與指導思想。要善於進行超前思維,要見微知著,對未來的預兆有敏感性和洞察力,在現在與未來的聯絡中尋找認識未來的途徑。當然,未來不是現實,有些確切內容不可能事先都展露得一清二楚,並隨時可能受各種意外因素的影響,而領導者處於支配全域性的地位,時間與精力也有限。這就決定了他們對未來的預見可以粗線條,重在大局、大勢,不一定十分具體、包羅永珍。

一般地說,預見的範圍越大,時間越遠,或者不確定因素越多,對具體問題或細節的分析與判斷就越不容易精確,誤差率也越高。領導者也是人,不可能做到絕對地完美。特別身處高層次者,視野所涵蓋的範圍與內容又大又多,要求他們面面俱到、無所不精,既不可能也不現實。只要能辨別出大體方向、目標和通途等,控制未來局勢朝著良好趨勢發展,或避開大災大難就基本上盡到了責任。如一個國家領導人,其預見能力能表現出對整個國家在未來國內外環境中可能面臨的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挑戰,並做出相應決策,為全國人民確定正確的奮鬥目標及其實現的途徑就非常了不起了,也真正履行了其神聖的歷史使命。

在實踐中,一些領導者高瞻遠矚,其遠大的眼光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也主要是他們在重大問題上表現出高超的預見水平。因此領導者看待、處理問題要胸懷大局,顧全大局。領導者只有統觀全域性,才會“各色風情”盡收眼底,各種問題歷歷在目,瞭然於胸,從而有利於周全、冷靜地考慮與把握,達到“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譁”。否則,就容易混亂和糊塗,很難做到清醒、全面。古今中外,凡是善於從全域性看待、處理問題的領導者,大都是這樣,減少疏漏,從而把所領導的事業整個推向前進。

中國歷史上的漢武帝劉徹,雖然一生放蕩不羈,功過摻雜,但雄才大略世所公認。他正確忖度當時國內外形勢,從國力出發,毅然放棄“和親”政策,堅決對反覆無常、尾大不掉的匈奴用兵,經過前後40年的堅持努力,從根本上解除了匈奴多年對漢的擄掠侵擾。

身為領導者,特別是高層領導者,看問題如果片面、孤立,結果很容易顧此失彼,掛一漏萬,甚至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顧一切,孤注一擲,影響其他問題的解決,乃至把整個事業毀於一旦。這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無論是高層還是中層,無論在政治軍事領域還是在科技經濟領域,也無論社會性質是進步的還是反動的,結局往往都是一樣的。

高瞻遠矚的一個作用和意義是,可以使領導者審時度勢,在身處特定的時機與環境時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區別異同,不生搬硬套原來的經驗或做法,高屋建瓴,勢不可擋。諸葛亮治蜀的故事就是這一方面的典型事例。

劉備入蜀,諸葛亮實行嚴刑峻法。法正因而進諫,認為應該學習漢高祖,緩刑弛禁,滿足蜀民“思得明君”的期望。諸葛亮卻不同意。在他看來,秦皇殘暴不仁,刻薄百姓,政苛刑繁,人人自危,逼得百姓紛紛起來造反;劉邦入關除秦苛法,約法三章,寬禁省刑,深得百姓愛戴。而今天情形不同,法紀廢弛,吏治混亂,不嚴肅法紀就不利於懲惡勸善。事實後來證明諸葛亮的做法是正確的,結果達到“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 。。

第一節 高瞻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