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向後晉百姓伸手撈錢的藉口,按照杜重威的身家,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麼,但這一次他決定不再保持沉默,原因是杜重威視錢如命,從他手裡拿錢等同於割他的肉,皇帝可以不當,出錢萬萬不能。於是他鼓足勇氣向耶律德光表示道:臣當初與李守貞將全部軍隊毫不猶豫地都交給陛下,現在竟然也要出份子錢,臣實在是不甘心。耶律德光聽罷大笑,免了他與李守貞的攤派錢,同時讓他擔任鄴城留守,將其原屬人馬還給他管帶。
耶律德光從中原回撤後,杜重威沒再跟隨他北上,估計是擔心耶律德光再向他要錢。此時,原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乘勢而起,自立為後漢皇帝,杜重威就去投靠老同事劉知遠,劉知遠深知他不地道,就讓他前往宋州擔任歸德軍節度使,打算先將他調離老巢再說。但杜重威怕離開鄴城會被劉知遠做掉,堅決不肯從命,最後乾脆舉兵反劉。劉知遠親征鄴城,幾番攻擊,卻始終無法破城,看來杜重威果然是善於防守,只不過內戰內行,一碰上遼國就守不住了。劉知遠見久攻不下,不願與杜重威糾纏,同意赦他不死,杜重威這才投降。劉知遠不久後即病死,死前對親信大臣專門交待道:杜重威不可留。大臣們會意,在劉知遠死後,找個機會將杜重威全家都控制起來,全體斬殺,杜重威則被拋屍街頭,市民群眾們早已認定他導致中原被異族入侵,造成生靈塗炭,大家就一起出來圍觀、踐踏他的屍體,不一會兒杜重威的肉身就被撕扯得粉碎,輾落到塵土中混合成土肉泥。屬於怯懦、貪婪和自私集合體的杜重威是後晉滅亡的最大禍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比石敬瑭還要可恨,當然,他結局很悲慘。
如前所述,在耶律德光駕臨大梁城之前,張彥澤自命為大梁臨時最高行政長官,他每天只幹一件事,就是殺人搶錢。由於先前有不少原後晉大臣曾彈劾他的殘暴不法行徑,張彥澤懷恨在心,將這些人一一抓捕斬殺,抓不到本人的,就將他全家都殺了,至於他們的家產,當然都歸張彥澤了。有了這樣的長官,他的下屬自然也不會閒著,全體出動在大梁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沒幾天功夫,整個大梁城就滿目瘡痍,十室九空。 張彥澤在殺人搶錢之餘,日夜飲酒取樂,手下軍士查獲所謂可疑的行人,張彥澤酒醉不能審問,只伸出三個指頭,不知道是否是代表“OK”的意思,反正軍士即將此人腰斬。他出入常帶著幾百個騎兵前呼後擁,高舉的旗幟上繡著著四個大字:赤心為主,見到的人無不啞然失笑。
後來,耶律德光總算抵達大梁,迎接他的卻是破敗得不成樣的街景,耶律德光大為吃驚,問明白系張彥澤劫掠所致後,大為震怒。一怒張彥澤的惡行激起了滔天民怨,大家難免將這筆賬也記在契丹人頭上,極大增加了遼帝國征服中原的難度;二怒張彥澤將大梁的金銀財物都搶光了,只給自己留下一個殘破的空城,敢情遼軍拼死拼活,竟是為張彥澤打得戰。天子之怒的結果就是張彥澤立即被捕,為了收買民心,耶律德光決定犧牲張彥澤。同時,為了表現自己的開明,耶律德光還在原後晉官員和大梁百姓當中搞了個問卷調查,問題只有一個:彥澤當誅否?調查的結果大家應該不難猜到,總而言之,張彥澤在大梁百姓的夾道歡呼聲中被拖至北市斬首,他的屍體比杜重威所受的待遇還糟,大梁百姓爭先恐後地破開他的腦子,取出他的骨髓,割下他的皮肉分而食之。張彥澤是五代殘暴人物的總代表,平常最喜將得罪他的人剖腹剜心,歷史有時也很相似,張彥澤的暴行最後都加倍返還到他自己身上。
第二十七章 風雲人物的結局(五)
其五、石重貴、耶律德光和劉知遠。這三位都是皇上,關係還相當密切。第一位石重貴是第三位耶律德光的幹孫子,後來爺爺打孫子,打得石重貴皇上當不成,又不捨不得自殺,只好向耶律德光投降。在耶律德光抵達原後晉都城大梁之前,石重貴暫歸原下屬張彥澤管束,張彥澤剛換了新主子,對待原主人自然不會太客氣,呼來喚去沒一點尊重樣,好在石重貴也沒再把自個兒當皇上,對張彥澤的無禮一律低調應對,但縱然如此忍讓,石重貴還是讓張彥澤搶走了一個妃子。除張彥澤外,其他的原後晉官員也給石重貴臉色看,有一次,他要到宮中內庫裡去取幾段綢子,庫官竟然不給,還刺激他道:這已經不是您的東西了。他向原來的親信大臣李菘要酒喝,李菘也變臉道:這酒現在不歸你管。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石重貴對自己當前的處境萬分難過,覺得還不如當初*掉算了。
聽說耶律德光即將抵達大梁,石重貴連忙上表感謝不殺之恩,同時表示要與太后前去迎接耶律德光大駕,但耶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