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的專案。”蔡院士當然沒有看出諾貝爾獎,不過,眼前的論文依舊讓他覺得亮眼,這才是他難以抉擇的主要原因,要是就一篇影響因子1o左右的論文,他根本不會想這麼久。
8o年代的北大教授,一輩子的最高成就或許就是一篇影響因子1o。o的論文了,可即使如此,北大的教授又何其多也,像是蔡院士自己,實驗室裡每年都能出多篇1o。o的論文,這樣的文章,是不值得他破例的。
偏偏楊銳的論文不止如此。
“你投稿給了哪裡?”蔡院士問。
楊銳回答:“nature。”
蔡院士愣了一下,微微點頭:“也可以,恩……你是想參加一次高階的學術會議,爭取在nature上表,是嗎?”
看的出來,他認為這篇論文在《自然》上表有風險,但也有機會。
對現在的中國學者來說,如果有機會上《自然》,當然值得使出渾身解數增加機率,楊銳要求參加一次高階學術會議,做一次報告,也是正當理由。
即使是蔡院士自己,他要表一篇《自然》,也說不定要幾年功夫,臨門一腳也得多用點力。
楊銳不好解釋,沒辦法的道:“差不多,我比較擔心時效性,您看到了,這篇論文比較講究創意,我雖然申請了專利,可還是怕被人搶先。”
“確實有這個風險……”蔡院士沉吟許久,道:“這樣吧,我拿去上會,爭取透過,然後給你要一個機動名額,這樣子,你也不得罪人。”
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