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2 / 4)

南陝西一帶……”

湯因比聽不懂中文,只能由羅家倫給他翻譯。聽著聽著,湯因比就把周赫煊引為知己,引為講課的內容跟他的思想非常接近。

廢話,能不接近嗎?那就是湯因比的原著。

當然也有不同,湯因比分析中華文明時,觀點比較狹隘,而且趨向於保守。他認為夏朝屬於傳說,商朝和周朝雖然有甲骨文為證明,但並不意味著已經形成政治統一和政治實體的國家。所以湯因比得出結論,中國真正的國家歷史起源於秦漢。

做為中國人的周赫煊,自然不會認同這些觀點,所以他抄書的時候做了許多修改。

不過湯因比的觀點非常有意思,他覺得先秦諸子百家,是中華文明思想最燦爛的年代。而秦漢的大統一,阻斷了中華文明的精神上升通道,同時又確保了中華文明的延續性。

他認為秦漢以後,“統一”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彷彿只有這樣才安全,而分裂就恍如世界末日。思想僵化和政治統一的中國,雖然不斷被分裂動亂所打斷,但打斷後仍舊會得到修復。“大統一”的修復現象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甚至在極為漫長混亂、以至傳統上認為無法修復的中間期過去後,中國仍然會恢復統一。

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但必須加以補充。

在周赫煊看來,中華文明的大統一思想,萌芽於先秦時代。殷商甲骨文的卜辭,就已經反映出一統天下的意思。孔子作《春秋》,也主張大統一,強調統一於周禮。《公羊春秋》更是進一步闡發孔子的大統一思想,最後被獨尊儒術的董仲舒繼承,成為後世不可違逆的觀點。

湯因比認為孔子是保守主義者,沒想過要統一中國,這個說法周赫煊並不認同。

一堂課結束,周赫煊正準備走出教室,湯因比卻已經提前進來了。

“周先生你好,我是阿諾德湯因比。”湯因比笑著自我介紹。

周赫煊明顯愣了一下,隨即笑道:“你好,很高興認識你,湯因比先生。”

湯因比說:“剛才聽了周先生講課,許多觀點跟我不謀而合。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研究世界文明的?”

周赫煊狂汗道:“撰寫《槍炮、鋼鐵與細菌》時。”

“那是你的最新著作嗎?”湯因比驚訝道。

周赫煊點頭說:“去年開始撰寫的,法國的一家出版社,已經在進行翻譯了,可能近期就會在歐洲出版。”

“那真是太好了,我一定會拜讀。”湯因比道。

羅家倫做為清華校長,沒有放過這次好機會,他建議道:“兩位都是世界聞名的大學者,不如就在這間教室裡,進行一次歷史學界的高階對話吧,讓學生們有幸聆聽大師的思想碰撞。”

湯因比笑問:“可以嗎?”

“當然。”周赫煊說。

教室裡的學生頓時轟動起來,幸好民國時代沒有手機,否則估計他們都在打電話呼朋引伴了。

276【論宗教】

湯因比做為一個史學家有多偉大?

後世西方學者甚至將他與愛因斯坦、羅素等人並列,把《歷史研究》此書譽為“二十世紀精神史上最重要事件之一”。

《歷史研究》主要講的就是文明,以及文明的產生、發展、衰落、解體和滅亡。書中的許多觀點,對於後世的高中生、大學生來說屬於常識,但放在20世紀卻具有開創性意義。

總的來說,以前史學家研究的歷史,都屬於微觀歷史,單獨研究某個時期、某個朝代、某個國家。而湯因比卻開創了宏觀歷史研究,把整個人類歷史看做整體,從哲學角度揭示它的本來面目。

事實上,周赫煊之前抄的那本《槍炮、細菌與鋼鐵》,嚴格來講也屬於宏觀歷史學著作,只不過研究方向偏於人類學和社會學。

此時兩人坐在講臺上,清華校長羅家倫坐在第一排,親自擔任他們的對話記錄員。而學生們也一個個拿起紙筆,聚精會神的聆聽兩位大師的對話。

周赫煊笑著說:“湯因比先生,我剛才講課的內容,叫做《人類文明史》,受到了你關於《歷史形態》一系列論文的啟發。”

“非常榮幸,”湯因比說,“事實上,我在六年前就開始思考文明問題。不過由於太多事情耽擱,直到去年才動筆,周先生的某些觀點比我要成熟。”

周赫煊直言不諱地說:“湯因比先生,你在論文當中所闡述的文明形態,或者說歷史形態,我並不完全贊同。”

“噢,為什麼?”湯因比好奇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