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暴行。停止!我們將反抗到底”。
在兩位黑人歌王的編曲下,這首歌的前半段基本保留原版風格,但後半段從哀求變成了積極抗爭。
路易斯的架子鼓和周赫煊的鋼琴聲同時響起,保羅偶爾掃動吉他琴絃,一段典型的搖滾前奏就此出現。這段前奏長達20秒鐘,三人還沒開口唱歌,就已經引起臺下數千觀眾的興趣。
這是什麼音樂風格?
觀眾們面面相覷。
1940年連節奏布魯斯都還沒出現,更別說是搖滾了。現場的一些白人觀眾直接皺起眉頭,因為他們聽出了布魯斯和搖擺樂的味道,前者只有低賤的黑人才會喜歡。
此時的美國樂壇,正是三分天下的年代。
黑人和底層貧民喜歡聽布魯斯和搖擺樂,中產階級以上的白人喜歡聽叮砰巷歌曲,中西部農村則喜歡聽鄉村音樂。
未來搖滾樂的誕生是怎麼來的?
首先,布魯斯和搖擺樂融合為“節奏布魯斯”。接著,叮砰巷歌曲進化為“波普音樂”。當“節奏布魯斯”與“波普音樂”撞到一起,再摻雜部分鄉村音樂的特性,搖滾樂的雛形就誕生了。
可以說,搖滾樂的出現,其實意味著美國戰後的種族和階級融合。這種音樂型別能否被1940年代初的美國人接受,沒人能夠保證,反正周赫煊是無法預料的。
“一個年輕的生命永失所愛,卻無人能解釋原因何在,他在黑暗中看不到未來。”
“她為這又一樁暴行所害,無辜的質問上天,為什麼她要承受喪父的悲哀?她問身穿黃制服計程車兵,你有什麼權利選擇,哪個該死,而哪個又能活著?並且你看到他也沒有試圖逃跑,我爸爸他手無寸鐵。”
保羅首先開口演唱,他擅長的是黑人靈歌和叮砰巷歌曲。在他的演繹下,這段搖滾充滿了宗教味道,彷彿是戰爭難民在用上帝的口吻質問侵略者。
“在那遙遠的地方,一個小村的中央。一個可憐的男孩,還有他破舊的玩具就躺在那裡。他太小,還無法理解事實真相。他無法安睡,大地在震盪。他的父親緊握他的手掌,哭喊嘶嚎。他的妻子正慢慢死亡,他得解釋這一切,還得獨活在世上。”
路易斯被譽為爵士天王,他一改過去的輕快瀟灑,這段歌詞變得低沉苦痛。
“為什麼他的母親會離開人間?這些士兵來這裡做什麼?如果真是為了和平,為何又挑起戰火?”
周赫煊唱的是一小段**,連續幾個疑問句,聲音變得越來越尖銳。由於他唱功不足,直接變成了破聲嘶吼,但卻表現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憤怒和悲傷。
面對這種全新的音樂形式,臺下觀眾從最初的新奇或不屑,慢慢變得能接受。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對此非常喜歡,單純的喜歡,就像追逐時髦一樣。
直到進入副歌部分,搖滾節奏越來越明顯,完全迥異於這個年代的風格。
“我們不能再冷眼旁觀,我們已受夠了這一切。你們為何要這樣做?停止!我們再不能,再不能,我們已受夠了這一切。停止,我們要反抗。我們已受夠了這一切。停止,我我們必須反抗到底……”
咚咚咚的鼓點聲,將鋼琴和吉他的聲音蓋住。三人交錯有致的合唱,形成越來越高亢的吶喊,混合著鼓點聲直擊靈魂。
最後那一段歌詞不斷重複,超強的搖滾節奏讓人忍不住抖腿,許多年輕人甚至跟著一起哼唱起來。
搖滾樂顯然超前了,但似乎並沒有欣賞障礙,它對此時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大殺器,它的魅力讓人無法抵抗。
當然,這還要歸功於兩位黑人歌王的重新編曲,許多細節和唱法在被他們改動以後,更加符合這個時代的聽眾審美,他們精彩的演唱同樣為這首歌增色不少。
至於周赫煊,無疑是從頭到尾拖後腿那個,但凡唱到高音部分,他必然hold不住導致破音。
但作為這個時空的搖滾樂開山之作,《我們必須反抗》後來被翻唱了數百個版本,周赫煊、保羅和路易斯的合唱版卻被公認為最經典的。兩位黑人歌王負責技巧和鋪墊,周赫煊負責情緒發洩,他的各種破音反而被奉為搖滾精神的體現。
“啪啪啪啪啪啪啪!”
全場起立,瘋狂鼓掌。
這首反戰搖滾歌曲出現在1940年,給人們的感受,無異於第一次在熒幕上看到侏羅紀時代的恐龍,顯得那麼震撼而不可思議。
周赫煊平復著急促的呼吸,站到舞臺中央開始講話:
“我想,只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