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佛理。這其實是從印度瑜伽修行而來。佛陀釋迦牟尼在得道前過了六年的的苦行,就是這樣整日枯坐冥想,進食稀少,渾身邋遢。他悟道後不再拒絕進食,不再穿糞掃衣,但仍保留了靜修禪坐,成為小乘的一大特點。所以,小乘佛教寺廟,都有數量龐大的僧房窟。
只是,這一排排僧房裡空無一人,看上去寂靜冷清。我問羅什,他微微一笑:“自羅什掌雀離大寺,廣宣大乘諸經論,要求寺中僧人出外講法,深入眾生。這禪坐靜修,是為修行之輔,可權宜方便行事。”
十年前他初接觸大乘,當時還得了不少小乘僧人的詬病,斥責他偷學外道謬論。十年中他以對佛教經典的熟知,令人折服的口才,與王家貴族無人可及的關係,盡全力改龜茲信奉大乘。記得他的傳記裡有載“時龜茲僧眾一萬餘人,疑非凡夫”,對羅什“鹹推而幾敬之,莫敢居上。”
“又在發傻了。”
我將遊走的神思拽回,盯著他俊逸的臉,感慨萬千:“羅什,你已經不再是十年前的那個為改宗彷徨猶豫的少年了。”
“是啊。”他的眼神越過我,似乎在回想什麼。嘴角一彎,露出一抹明朗的笑:“艾晴,若不是聽了你一番話,羅什也無法如此堅定改宗。這十年來,凡是遇有困阻,羅什都會想起你曾說過的話。大乘渡人,是為改變小乘自了弊端。佛法才能流傳更廣,普渡眾生。所以,為了能渡更多人,羅什的確費了不少心力。”
他將眼光轉向僧房外,看著遠處,朗聲說:“佛祖保佑,如今羅什終於勸服了王庭和列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