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2 / 4)

還不是失敗,而是對“失敗”的誤讀與誤傳。當“失敗”一再被無意忘卻、有意推卸、刻意曲解時,“失敗史”難免變成一部偽書。當歷史也被作偽,我們又到哪兒尋找真正的英雄?哪兒去灑一把憑弔的熱淚?

我不能不重複嘆息:沒有真相,即沒有真理。一個諱言失誤、失敗的民族,在失落了歷史之後,會不會失落眼前?在容忍了懦夫之後,會不會抹殺英雄?

這或是過激之詞。盛世萬年,英雄無人抹殺。英雄是被掩埋的,黃土下,青山上,血沃勁草。田野的風,透著清新,那該是英雄的呼吸。

可是在抗日勝利六十多年後,千里原野,你卻又難見幾處抗日英雄的陵園。

忘就忘吧,哪堆黃土下沒有冤屈的鬼魂!

因為本書的先期判定是“尚武精神的百年失落”,所以滑頭的作者也有繞過英雄的藉口。但是他不準備繞行。倒不是要給這本小書加一個光明的尾巴,實在是想給這個充滿樂感的偉大民族搗一回亂:你所有休閒的今天和明天,都可能要別人用鮮血和生命加以保護!

日本近代中國史研究學者桑原氬廝擔�

以我個人的觀察而言,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一樣,一國國民、一個民族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特有的氣質和性情,可以稱之為國民性和民族性……中國人也有自己的民族性,其最顯著的民族性是文弱和保守……說起中國人文弱的原因,要而言之,中國人作為個體很少以暴力解決問題;作為一個國體,也不喜歡訴之於戰爭。所謂中國人的爭鬥,是指口頭的爭鬥。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或許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愛爭鬥的民族之一……所謂“黃禍論”——即黃種人漸漸會壓倒白種人的論調(這一論調在甲午戰爭前開始到日俄戰爭後進一步流行,至今是世界的一大問題),其實是頗沒有根據的。

桑原的認識,近乎事實。感謝他反駁了“黃禍論”。“文弱”的國民性,是從“本質”上判定的。本書嘆“尚武失落”,則是對“趨勢”的判定。“本質”文弱,無可改變,“趨勢”變弱,還可恢復。所以當本書嘆惋“中華尚武精神失落”的時候,依然對“尚武精神”的世紀復甦抱了一份期許。

下面的簡述,不是描畫英雄譜。因為,抗日之戰勝利六十年之後,中國還沒有一部以國家立場編匯的抗日英烈名錄——英雄,只屬於他們時代,且最終消失於他們的時代。

跨時代的,不是生髮於個人良知的英雄緬懷,便是依附於功利宣傳的英雄張揚。

“前世”之於“今生”,永遠是一個片斷的殘夢。我能做的,或者只有個人視角的憶念吧:

——在中國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香爐峰下,有一座“南嶽忠烈祠”,那是中國大陸上唯一紀念抗日陣亡國軍將士的大型陵園。1997年,已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蒼天有眼,厚土有知,日月有光,英烈有靈,前人與後人,總能在這座清刷了汙染的雁回之峰,悄悄進行一次靈魂對話了。

忠烈祠石階9層,共276級,據說暗合了第六、第九戰區為國犧牲的中高階軍官之數。

37通將校碑,銘記著35位將軍、2位上校。在這35名將軍中,有22名少將、13名中將(追認上將暫不記)。年過50歲的僅2人,40歲以下者有18名之多。最年輕的為51軍114師師長方叔洪將軍,犧牲時年僅27歲(一說31歲)。在這一批犧牲的將軍中,黃埔軍校出身者7人,保定軍校出身者6人,這證明:在抗日的最前線,人人效命,並未分嫡系與雜牌!1949年後,這37名將校英烈,僅有15人被承認為“烈士”,另22人一無追認。為國而死,不算“烈士”;國若有難,誰復從戎?英魂無語,百姓嘆息。

周圍的山頭上,分佈著13座陵墓,其中有三座是以軍、師為聚的集體公墓。最大的一座公墓,埋藏著在湘北保衛戰中犧牲的37軍第10師2728名將士的遺骸。生不同地,死而同穴,天命所歸,山河再造,又何其壯哉!

“南嶽忠烈祠”在歲月中沉默為一種象徵。戰爭可以絞殺生命,宣傳可以製造熱鬧,遺忘可以埋沒功業,而良知則必定會將是非、正邪、美醜、功過等一一辯清。

三、站在哪裡,死在哪裡(2)

也許英烈們最喜歡靜謐,“南嶽忠烈祠”在共和國五十多年間一直沒有“公祭”的喧譁,不要說“國家級”、“省級”公祭活動,連“縣、鄉級”的公祭活動都沒有一次。這樣倒好,也免除了許多應景式走過場式的儀式,江山一片淨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