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多,但防守屏障與炮臺工事均得對加強。
八月十三日(10月1日),法艦炮轟基隆防地獅球嶺,並組織搶灘登陸。清軍奮力抵抗,交戰一日,敵不得進,我不敢退。此時,淡水方向告急。劉銘傳權衡輕重,當機立斷,除留300人堅守獅球嶺外,全線撤出基隆,連夜轉移於淡水防地。他的考慮是:淡水與臺北,有淡水河相連,淡水有失,敵人極易水陸並進,侵佔臺北;而基隆與臺北間,多山多阻,放棄基隆,誘敵深入,則易於組織狙擊與側擊。
戰鬥進展果如劉銘傳預料。進攻基隆法軍在佔領基隆後,一無所獲(存煤被毀,挖煤機械已轉移),又無力推進。進犯淡水的法軍從八月十四日(10月2日)強攻到八月二十日(10月8日),則以犧牲巨大、寸步難行而撤退。孤拔承認:“我們的損失十分嚴重。”戰後法方統計,此次進攻淡水,法軍死亡9人,失蹤8人,負傷49人。劉銘傳的奏摺則稱:“馘首級二十五顆,內有兵酋二名。槍斃約三百名。”總之,法方攻而不克,中方守而不失,勝負之勢,固已判明。
基隆與淡水的守衛戰,兩個戰場,一個戰術思路,即:在易守處,誘敵上岸,使敵人強勢變弱勢;在難守處,合力固守,使己方弱兵變強兵。強弱逆勢,孤拔氏的“雙管齊下”被劉銘傳的“一掌開山”遏制了。
歸納兩次基隆保衛戰、一次淡水保衛戰的戰術精髓,劉銘傳善於將“海戰”轉化為“陸戰”的臨場發揮是制勝之竅。有計劃後退,退到敵艦的炮火射程之外,迫使敵人棄長用短,進行輕武器較量與士氣較量。加之劉銘傳馭兵以德,人人效命,故能抗強敵,守疆土,建大功。
從個人魅力上看,劉銘傳寶刀不老,猛志長存,身先士卒,不避兇險,也大大鼓舞了全軍鬥志。“銘傳每當陣一呼,將士皆奮躍致死。法人既三犯滬尾不得志,月眉山之戰,將士忍飢冒雨,誓死拒,營將跣足往來督戰,無不一當百。法人亦驚懾,自此不敢輕。”?輦?輷?訛
再看浙江戰場。
在臺灣沒討到便宜,孤拔一方面對臺灣島進行艦隊封鎖,一方面於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中旬開始對浙江鎮海加以騷擾。
說“騷擾”,近乎“宣傳語”。實際的情況是:南洋大臣曾國荃派出由五艘軍艦組成的南洋分艦隊於1885年1月中旬出吳淞口南下援閩,這等於在戰略上威脅了封鎖臺灣的法國海軍的側背。為了戰略主動,孤拔遂從臺灣戰場抽調軍艦,親自率領,來與中國海軍決戰。中國海軍五艦遇敵而退,法艦乘勢追北。後,中國海軍二艦被擊沉(一艦負傷自沉,一艦未傷自沉),另三艦躲入浙江鎮海口外,這便造成了引狼入室的態勢。三艦乘隙逃逸,孤拔開炮問罪,故有攻打鎮海之舉。
鎮海為浙東海防重鎮,寧波門戶,有甬江上達寧波。鎮海若失,則浙東不穩。鑑於上年馬尾之敗,浙巡劉秉璋親臨鎮海部署,並檄令寧紹臺道薛福成綜理營務。劉秉璋的“戰術”要點是:
其一,購買樁木,以機器排釘甬江江口,作阻兵之計。木樁或七八十枝為一叢,或四五十枝為一叢,自南岸至北岸,橫立二十二叢;自內及外,亦立十餘叢。叢與叢間,為防止敵艦闖入,又購買海船三四十艘,裝滿石塊,沉於其間。為了利於商船進出,於木樁中間特留一口門,寬二十丈。在口門內,預置大船五艘,以備敵艦闖攻時再沉船堵口。木樁之外,又沉放水雷六排,每排八枚。江口兩側灘頭陣地如佈陣嶺、孔峙嶺、清泉嶺、沙蟹嶺、蚶子嶺等處,又設定長牆卡門,門外各埋地雷。這一系列的戰備舉措,均意在禦敵於國門之外,免遭兵臨城下這厄。
其二,加強鎮海口外炮臺的兵防戰備。鎮海甬江口外,北為招寶山,南為金雞山,皆建有永久炮臺。戰前,劉秉璋命浙江提督歐陽見利率三千五百人駐守金雞山,並指揮此山的“天然”、“自然”炮臺,命記名提督楊岐珍率二千五百人駐守招寶山;命守備吳傑專職指揮招寶山威遠炮臺、金雞山靖遠炮臺及小港口的鎮遠炮臺,又命遊擊錢寶興率三千五百人駐守梅墟,作為後應。因為中法雙方已經公開宣戰,所以炮臺守軍只要發現是法艦,即可開炮轟擊,這便保證了戰場的戰術主動權時刻在我。
其三,主動拆除鎮海口外七里嶼虎蹲山等處的燈塔、標杆、浮筒,以迷敵艦之路。又以高價聘用洋人領港員,斂船入口,防止他們為法國軍艦領港。甚至與長駐上海的外國領港員洽談,許以重金,促其拒絕為法艦引水。
上述三項措施,都是吸取了馬江之敗的教訓想出的,雖然有些笨,有些勞民傷財,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