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3年威洛比(Willoughby)和錢塞勒(Chancellor)從英國向東北方航行,尋找中國與印度。威洛比死於途,錢塞勒則抵達俄國莫斯科。
——在從北美出發、沿海路尋找中國失敗後,1583年,即明萬曆十一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派商人約翰?紐伯萊(John Newberry)攜帶她致中國皇帝的信,從陸路遠赴中國。中途被葡萄牙人發現並逮捕,英王信未至中國。⒀
——1583年,與陸路去中國的同時,英國女王又從南面組織了一次通向中國的航行,船隊在巴西海岸遭西班牙艦隊攔截,被迫折回。
——1586年,即明萬曆十四年,伊麗莎白女王派湯姆森?甘文蒂斯(Thomas Cavendish)率艦隊再一次進行尋找中國的環球航行。船隊繞南美洲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曾經至菲律賓。兩年後船隊回到英國,帶去了詳細的中國地圖,及沿途瞭解到的中國情況。
——1596年,即明萬曆二十四年,伊麗莎白女王派本傑明?伍德(Benjamin Wood)為自己的使臣,與另外兩位準備去中國的北美商人一道,前往中國。使臣攜英王致中國皇帝信。信中申明,通商利於兩國臣民,請允許英國人自由出入中國貿易,並給予與他國同等的權利。可惜由於海戰與海難,人亡船沉,英王致中國皇帝信未達中國。⒁
——1610年至1613年,即明萬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斯圖亞特王朝國王詹姆士一世兩次託英國商人尼古拉?道通(Nicolas Downton)東航時帶去致中國皇帝信,表示發展兩國關係的意願。因為中國發生了天主教案,無人敢翻譯和傳遞這些信件,至使英國聯絡中國的願望再次落空。⒂
由於國內資產階級革命及其他原因,英國國王暫停了聯絡中國的努力,但中英兩國間的貿易基本做到了“互市不絕”。
——到了1787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任命卡思卡為全權大使,率團訪華。因卡思卡中途病故,使團返回。
這一次次遙遠的探訪,都表明了英國國家統治者開放、開明的世界意識。待馬嘎爾尼率領的龐大使團經過整整一年海上顛簸抵達中國時,乾隆皇帝僅僅將他們視為祝壽的“貢使”。對英國使者提出的八項要求,乾隆帝逐一以“斷不可行”、“皆不可行”、“更斷不可行”、“尤不便準行”、“尤屬不可”等駁回。⒃
英國人無功而返,他們高攀不上中國這個“天朝大國”。
中國人失去一次走向世界的機會。由於今天不願意建立平等的國家關係,明天,中國等到了外國強加給她的不平等。
馬嘎爾尼帶了六百箱禮品,送給中國皇帝和官吏,回程時,兩手空空。一路上,他和他手下的科學家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觀察著中國,並寫下了有針對性的感受:?輥?輵?訛
——其中的地質學家考察了黃河的水土流失,預言道:“在八百七十五萬天內,也就是說在二萬四千年內,黃河的泥土就要填滿了黃海。”
——其中的思想家說:“中國老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操在官吏們的手中,對於這種命運,他們是不甘心的。”
——馬嘎爾尼則預言:“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
那個“沒有才幹的人”終於走上甲板,擔當了“船長”的重任。他便是儉樸而厚道的道光皇帝旻寧。
不是得之於血緣遺傳的智商問題,其實是得之於後天實踐的認識缺失。
不是個人的、偶發的侷限,其實是民族的、國家的時代落伍太為遙遠。
可以這麼為道光皇帝的“無能”開脫:在那個時代,中國境內,上自帝王,下至臣民,億萬眾生中,還沒有一個人因為具備著地理大發現背景下的世界意識,而鍛煉出在國與國的抗衡中制勝大英帝國的才幹!
二、“愛國主義”何以不能“救國”
回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秋七月的清空下,從耆英輩手中取過《江寧條約》瀏覽一下,十三條“和約”內容,八款“善後”事宜,無一條一款不鏤刻著中國國家的“失敗”。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民族,經歷過“失敗”,而且能夠承受住“失敗”。失敗留下教訓,接受教訓而爭取勝利,有何不可?
但時至今日,中國的主流史書對於鴉片戰爭失敗的教訓,仍然缺乏最中肯的表述。語言要繞行在思想的立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