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1 / 4)

�聳鋁私帷�

蘇錦留下趙虎和一百馬軍守備路使衙門,帶著張龍和浣娘告別晏碧雲等人啟程前往渭州;從十月末,西北的天氣便逐漸冷了起來,進入十一月之後,第一場大雪已經落了下來,秦鳳路的雪還小些,但越往北雪勢越大,渭州附近的大雪積的足有半尺多深,行進頗為的艱難。

蘇錦在路上便憂心忡忡,這場大雪一下來,渭州城中不知道會是什麼摸樣,經歷一場大戰的渭州耽誤了城中房舍的建設,不知道人們怎麼度過這個嚴寒的冬天,可千萬莫要像揚州那般,有人凍死餓死,那可就是自己的失職了。

但一進入渭州城,蘇錦便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城中的街道乾乾淨淨,積雪都被清除掉了,各處是一片熱烈的建設情景,前來迎接的渭州知府李重向蘇錦介紹,自戰後半月餘,戰前疏散的數萬渭州百姓便紛紛迴歸渭州,李重考慮到冬天將至,於是不待蘇錦回來立即下令開始重建工作。

戰後剩餘的物資著實不少,滾木礌石等都可回收再利用,李重按照蘇錦原先的規劃,在城南城北兩處規劃之地建起了數千木石房舍,到第一場大雪落下之時,月餘時間已經有大半的百姓入住新居,加之城中原本可居住的房舍,渭州城近七萬百姓基本上不會受凍。

吃飯方面,李重採取了配給制度,將救濟糧食按照人口每日發放,參加勞役之人可以獲得額外的報酬,雖然繁瑣了點,但是配給制度在當下卻是極為必要,這一點獲得了蘇錦的大力讚賞,李重是個政務高手,有他在基本上不用自己多操心。

目前擔心唯一問題便是居民的取暖問題,嚴冬數月光是吃飽肚子還不行,在西北戶外撒泡尿都能凍成冰棒,屋子裡若無柴薪取暖半夜會被活活凍死,百姓們也沒什麼禦寒的被褥和衣物,所以備足柴火是當務之急。

蘇錦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李重翻了翻白眼道:“只可惜隴山東坡可採木之處被燒了個精光,南坡又被蘇兄下令重建的時候砍了個精光,遍地是樹樁子,柴薪問題確實難以解決。”

蘇錦撓頭道:“那時候火燒眉毛,可想不到這麼遠,不管怎樣,哪怕是再遠也要派人深山砍伐木頭回來,今年冬天絕對不能凍死一個人,這件事我沒精力去辦,只能你去想辦法,我如今先要和夏人談判,談判結束才能有精力管這些事。”

李重點點頭,本來這就是他的事,他如今是渭州知府,城中百姓的生計本就是他該關心的問題,李重一面派一隊人帶著大批牲口去隴山深處砍伐樹木往回運,一面命人在城中收集枯枝角料,但李重也知道這不是個辦法,砍伐的隊伍要到西面近八十里出伐木運回,路上又是大雪封路,很難有什麼成效,而城市周邊的木料和戰後的餘料又必須要留作造房舍禦寒,所以還需要另想他方。

蘇錦暫且無暇顧及這些,談判之期將近,他必須要接待前來的西夏議和使臣將這些事情搞定。

宋國撤換了使臣韓絳重新提出了談判的幾點議題,原夏國使臣也因此被視為談判不力而被調換,當得知蘇錦為新任談判使臣的時候,夏國上下頓感棘手萬分,渭州之戰便是敗在此人手中,如今和他談判自然從氣勢上矮了三分,權衡再三之後,李元昊決定讓張元去對付蘇錦,一來張元滿腹經綸足智多謀,而來張元是漢人,對漢人的心理和習慣瞭解的比較透徹,所以他去比較合適。

十一月十三,夏國使臣如約而至,談判地點便設在路府衙門大堂之上。蘇錦沒想到來談判的竟然是個風度翩翩的漢人,待來人出具文書憑證表明身份之後,蘇錦才知道這就是一直以來只聞其名未謀其面的張元。

蘇錦記得,當初在京城和遼使蕭特末談判之時,又幾撥党項刺客潛入汴梁城意圖刺殺蕭特末,藉此挑撥宋遼兩國大動干戈,而這個計策便是出自張元之手,那時候蘇錦便覺得這個張元不簡單;只可惜計策雖妙,卻被一幫窩囊廢給辦砸了,即便如此,蘇錦對張元這個名字還是印象深刻。

雙方各據一案相對而坐,所率僕從分列身後戰力,談判一開始便各展口鋒。

“原來您就是張元張大人,久仰大名已久,原本我以為張大人定然是個滿臉皺紋的乾枯老頭兒,沒想到卻是個風度翩翩的文弱君子,當真是聞名不如見面。”蘇錦呵呵笑道。

張元拱手行禮道:“本人也以為蘇錦蘇大人是個孔武有力的粗豪漢子,卻沒想到是個濁世少年郎,你想錯了,我也想錯了,這可算是彼此彼此了。”

蘇錦哈哈道:“張大人一定很失望吧,是否覺得跟在下談判有**份呢?”

張元笑道:“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