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2 / 4)

大人想多了,我知道宋朝的規矩,一般使節七品文官便可充任,而據我所知,蘇大人新授涇原秦風兩路路使,乃三品大員,可見貴國對此次談判的重視。”

蘇錦擺手道:“你錯了,該重視的是李元昊才是,我大宋可沒拿這次談判當回事,正因如此才讓我這個不懂談判的外行來充任談判使者,張大人善於聯想揣摩,不過這一回倒是想多了。”

張元微笑道:“蘇大人倒是滴水不漏,不過咱們也不必糾纏於這些,既然兩國都有議和之意,我等何不開門見山,少說這些廢話,多談一些對雙方有利之事。”

蘇錦冷笑道:“說的是,不過我要糾正你一個錯誤,這可不是兩國之間的談判,我大宋從未承認西賊立國,張大人若是不明白這一點,想在口頭上糊弄與我,那麼咱們也不必談了。”

張元道:“是不是宋國之人都是這麼自大呢?看來蘇大人也是不能免俗,我大夏立國已成事實,無論貴國承認不承認,都不能改變這個事實,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之說還是不要提了吧。”

蘇錦正色道:“這是原則性的問題,我想張大人還沒弄清楚我大宋立場,你也不想想,咱們為何開戰?還不是因為李元昊叛宋自立,若不是如此,又豈有連年征戰?有豈有你們的渭州大敗?你我又怎會坐到這談判桌前?如果連起因都不能解決,還談什麼?”

張元轉轉眼珠子道:“這個……細枝末節問題咱們無需糾結,咱們還是進入正題為好,既然雙方議和,咱們便都要拿出誠意來,雙方征戰日久,之間並無勝敗,可說是兩敗俱傷,大人也不必拿渭州之戰來提醒我大夏兵敗,我大夏尚有雄兵數十萬,想威脅怕是威脅不了的。”

蘇錦笑道:“很好,有骨氣,也罷,看來我們之間的共同語言不多,基本的共識尚未達成,鑑於此我有個提議,張大人不知有沒有興趣。”

張元漠然道:“什麼提議,說來聽聽。”

第八一九章 議和(中)

蘇錦緩緩起身道:“張大人,我聽你們夏人的意思是對此戰之敗頗不服氣,在這種前提之下這次談判絕對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我提議暫停此次談判;你回去告訴李元昊,咱們雙方再糾結軍隊大戰一場,一直到一方將另一方打得沒有脾氣認清現狀為止,到時候咱們再坐下來談如何?”

張元憤然起身道:“蘇大人,我處處敬你,你卻步步緊逼,莫以為我大夏雄兵便無一戰之力,你倒是試試看,你們膽敢進犯我大夏,管教你們鎩羽而歸。”

蘇錦呵呵笑道:“大話誰都回說,我只問你,你們的大軍難道啃著樹皮草莖來跟我們打仗麼?別打腫臉充胖子了,你們再打仗怕是隻能吃人肉了!我對你們大夏的現狀清楚的很,官倉空虛,民不聊生,經年大戰造成田地無人耕種,牛羊無人放牧,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你是聰明人,卻來說糊塗話。”

張元道:“貴國的情形怕是好不了多少吧。”

蘇錦呵呵笑道:“看來你離開生你養你的大宋時日太久了,早已忘了我大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不妨告訴你,今年我大宋風調雨順,糧食大豐之年,今年秋夏兩季糧食產量達一億四千萬石,如今我大宋國庫充足,兵強馬壯;你若不信,大可派你的細作潛入我大宋各地探訪一番;打仗不是靠嘴,糧草充足才是保證,這一場大雪下來,我怕你們夏人都要飢寒交迫了,趕緊想辦法解決肚子問題才是正經,面子就先不要了吧,沒肚子便沒面子,這個道理你該比我懂。”

張元自然是早知道大宋今年的收成情況,這些情報都是每年必須要探聽到的重要訊息,蘇錦所言句句是實,而且蘇錦的一句話正中他的軟肋,大夏境內確實已經有饑荒之象,今年入冬較早,大雪早早的便下了下來,更是雪上加霜之事,此次來談判的目的之一可不僅是休戰,更是帶著李元昊要求他從宋國得到糧食的使命。

蘇錦繼續道:“我大宋是仁義之國,我大宋皇上是仁恕之君,真心如此,我們才會和你們議和,其實從我個人而言,我是極力建議率大軍一舉踏平興慶府,讓李元昊跪在我大宋皇上面前請罪;說實話,這次談判對我而言豪無興趣,還是那句話,咱們不必扯談,你要談便按照我說的做,不然休怪我立刻終止談判。”

張元冷笑道:“大夏傳國數代,自有其存在之理,誰也不能說滅了便滅了,更何況遼國豈能坐視我大夏被你們吞併?我也不妨告訴你,遼國皇帝已經答應我大夏皇帝之請,援助我大夏糧食數千萬石,助我大夏渡過難關。”

蘇錦哈哈笑道:“數千萬石?你糊弄小孩子呢?幾十萬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