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伴當便留在蘇宅聽用,蘇宅的護院人手增加到九人,加上膀大腰圓的小柱子,怎麼也能抵擋住滕王的偷襲了。
當然了,滕王若是不惜一切的調了大批人馬硬幹,那自然擋不住,不過蘇錦判斷滕王還沒那麼蠢,像那次晚上的三十多人的事兒已經鬧得滿城風雨了,衙門雖捂住不說,但此事明顯已經驚動了京東路駐紮在應天府的宋軍大營。
應天府駐紮著兩廂禁軍,番號叫‘歸德軍’,一般而言地方上的駐軍都是廂軍,禁軍則名義上是保護皇帝和京畿安全的軍隊,而應天府因為其地位特殊,是趙宋發跡之地,所以也有兩廂五千人的禁軍駐紮,協同地方上的廂軍共同拱衛應天府。
應天府地方上的廂軍是屬於京東路的地方長官統轄,但此地的禁軍‘歸德軍’便不同了,那是由朝廷直接委派的軍事長官都部署來統轄,除了日常的軍事活動由地方長官調動廂軍來平抑外,若是想左右禁軍行動,須得朝廷樞密院下令方可。
歸德軍都部署長官李剛便是朝廷直接任命的歸德軍應天大營的領兵將軍,此人性格耿直,整軍嚴肅,從不與唐介趙宗旦等人多來往,這一點除了和朝廷嚴令駐軍長官不得與地方行政長官過從甚密的命令有關之外,李剛本人也是個刺頭,類似於不通情理的那種人,所以即便滕王唐介等人絞盡腦汁的拉攏,卻和他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八月初的城中滅門血案,李剛當然知道,曾在應天府的日常會議上猛烈抨擊南城守軍瀆職,離城門那麼近,卻在眼皮子地下任賊人橫行來去,簡直是奇恥大辱;唐介自然不願跟他翻臉,只是推說賊人武藝高強,行蹤詭秘,馳援不及乃是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