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3 / 4)

月光下,蘇錦一襲長衫,負手走到桂花樹下,折了一隻湊到鼻端輕輕嗅聞,做足了排場之後,輕輕吟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兩句一出,詞作恢弘開篇,氣度不凡,眾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靜候下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蘇錦吟罷,靜靜的站在原地,手捻桂花枝,凝視圓盤般的滿月,一動不動。

眾人心頭的震撼無以復加,毋庸置疑,一篇絕世好詞誕生了,詞作以李太白《把酒問月》的詩句之意開篇,緊接著展開豐富的想象,將眾人帶上九天之上,月中宮闕之中,又似乎蘇錦便是天上之人,一句‘我欲乘風歸去’暗自將自己比作天上的神仙;待到下闋中,極盡想象之力,‘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之語寫景到極致,月光流轉,照著窗內之人,窗內人久久不能入眠,定然是有愁緒滿懷。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無奈卻達觀,承接上句人不寐,似乎在說,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在所難免,又何必愁緒滿懷,也不能寐呢。

末兩句乃全詞精髓,殷殷祝福天下人健康平安,即使相隔萬里,也能共同欣賞這一輪皓月,既美好又豁達,將全詞的格調憑空拉上一個更高的臺階,且膾炙人口,精煉雋永。

王安石口乾舌燥,目眩神馳,在座中他的詩文造詣最深,也最能理解這首詞的意境之美,情境之豁達,用詞之老練,手法之老到。

“六弟《水調歌頭》一出,古往今來中秋賞月之詞盡廢矣。”王安石拍案而起,鼓掌大笑。

第一九九章 報復

次日一早,宿醉正酣的蘇錦便被小穗兒推醒了,一看時間已經快到辰時,進學就要晚了;蘇錦忙火燒火燎的洗漱,一面問道:“介甫兄他們呢?晏小姐呢?”

小穗兒失笑道:“公子爺這是醉的糊塗了,那幾位公子昨夜聽了柔娘姐姐的曲子之後便回書院去了呢,晏小姐不是您親自送出南街的麼?怎地就全忘了。”

蘇錦拍拍額頭,這才想起來昨晚的事來,昨夜自己的《水調歌頭》一出,讓眾人大呼精彩,蘇錦本打算叫他們一人來一首,但珠玉在前,王安石魏松鶴等人說什麼也不願意獻醜了。

倒是柔娘浣娘姐妹主動的要將這《水調歌頭》唱給諸位助興,於是酒精作祟的蘇錦鬼使神差的又將後世一位叫做鄧麗君的歌星唱的《明月幾時有》的曲調給盜版過來,硬是要教柔娘,好在這首歌古典唯美,倒不顯得十分的突兀,旋律也打動人,眾人讚歎之餘,又對蘇錦刮目相看,沒想到此人居然也通音律,實在是個迷。

蘇錦出了院子,見四大護院和五六名漢子正在院子一角踢腿舉石鎖打拳練得不亦樂乎,不由的奇怪,招手叫王朝過來問道:“那幾人是何人?”

王朝眨巴著眼睛道:“公子爺怎麼忘了,昨晚你和晏東家在書房聊了一會,出門的時候晏東家便吩咐老牛他們幾個留下來聽你使喚,這會卻來問。”

蘇錦恍然大覺,想起來昨晚自己跟晏碧雲將西山之事合盤托出,晏碧雲出乎意料的並沒有怪他多事,反倒說:“遇到那種事,以你的脾氣,必然是不能退縮,若是袖手,那也不是你了。”

蘇錦這才明白,晏碧雲其實根本就不怪他和滕王翻臉,反倒臉上有一種喜悅之情,蘇錦明白,晏碧雲希望自己是個有擔當的人,前番和滕王攪到一起,已經讓她有些看不起自己了,這回自己的行為讓她再次體會到蘇錦不是個縮頭烏龜,心中哪有不喜歡的;任何女子也不希望自己喜歡的人是個畏首畏尾沒有心氣的人,更何況蘇錦吸引晏碧雲的地方也正包括這一點。

後來晏碧雲便提出要將她自己帶的幾個伴當留下,防備可能到來的報復,同時也叮囑蘇錦,一旦有變故發生,切不可蠻幹,先避了鋒芒再說,她馬上修書到京城將此事全部報於伯父大人知曉,相信晏殊自然會有應對之策。

蘇錦當然不會拒絕這樣的要求,他需要助力,否則無法應付滕王的叫板,於是那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