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一家人都圍過來看,吳旭先把芒硝放入溫缸中,隔著紗布化開,慮去雜質,然後把麵粉倒入其中,攪拌了均勻,吳旭用手指沾了沾液體,在口中品嚐了一下,搖搖頭,小心的新增進去一些硝水,復又攪拌起來。
李薇好奇的問他,“你嘗這個幹什麼?”
吳旭笑笑說,“硝液淡了,硝出來的皮子熟不透,過鹹,皮子會縮的。”
李薇瞭然點頭,還真有不少的講究呢。
第一批硝制的皮子出來的時候,已到八月十二,李薇看著那潔白的兔子皮毛從硝缸中撈出來,大呼神奇!
李海歆與何氏也說這皮子硝得好,不比西旺村那個老皮匠的手藝差,把吳旭好一通誇讚。
眼瞧著便要過節,何氏便備了四封點心,兩斤肉並十來斤白麵讓吳旭帶回家去,和他娘好好過個節,又把這十張兔子皮毛的工錢,共一百五十個錢兒塞給他,“我和你在伯商量過了,這兔子皮你若硝得好,就按那家兒的價兒給你付工錢,這些你拿著,早些回家去看看你娘還要添置東西不要。”
吳旭連忙把東西往外推,“李大娘,這硝兔子皮的錢不能收。本就是在你家打著長工咧。”
何氏堅持塞給他,“這些是你憑手藝掙的,拿著吧。”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便催他趕快回去。
送吳旭走了後,何氏覺得身上有點累,心口也不太爽利,便讓春蘭春柳兩個先收拾著過節的吃食,自己進屋去躺會兒。
上了炕了,心裡卻愈發突突的厲害。何氏心頭更不定,這心慌的樣子,別是近親有什麼事兒吧?
一想到這個心裡頭更慌亂。若說近親,在外面兒的年哥兒,梨花小舅舅,石頭,還有春桃,甚至於梨花姥娘一家子。這究竟是應到誰身上了呢。
神思不定的坐起身子,坐了一會兒,準備下炕,猛然胃中一股上湧,亳無徵兆的乾嘔起來。
何氏連嘔了十來下,嘔得眼淚都溢了出來,她心思轉了幾轉,突然愣住,自生下梨花之後,這都六年了,莫不是有了?又細細推算了日子,中間兒可不是隔了一次天葵未至……
何氏神思不定的坐了半晌,倒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
李海歆從田裡把最後一點穀子收回來,進院裡見只有幾個女兒在忙活。一邊進雜物間放杈把一邊問春蘭,“你娘呢?!”
春蘭指指堂屋,“娘說頭有點暈暈的,可能是今兒早上起得早,累著了。這會兒在堂屋躺著呢。”
李海歆歸好東西進了堂屋,往東間兒一看,何氏正愣愣的坐在炕上,眼不知盯著哪裡看著。
一彎腰進了裡面兒,問,“孩子娘,你這是幹啥呢?哪不舒服?!”
何氏眼轉過來,一巴掌拍在李海歆的背上,氣哼哼的道,“你,都是你做的好事兒!我都快當姥孃的人了……”
李海歆先是不明所以,不過片刻明白過來,伸手去摸何氏的肚子,驚喜問道,“真有了?”
何氏哭笑不得的說道,“怕是真有了?”說著又捶了李海歆一下,“你說說,這要春桃今年也懷了孩子,這舅舅和外甥同年,還不得讓人笑話死啊!”
李海歆樂呵呵的,“笑話啥?!舅舅比外甥子小的多了去了。”說著他站起身子往外走,“我得去請郎中來號號脈,瞧瞧是不是真的有了。”
何氏忙叫他,“你別去!”說著嘆了口氣兒,“要再是個丫頭可咋辦?”
李海歆回頭笑笑,“要再是個與梨花一樣精怪的丫頭,我才樂呵呢!”
說著頭也不回的匆匆去了。
第八十一章 三喜臨門(二)
李家村的土郎中走了後,聞訊趕來的王喜梅挺著大肚子(兩字圖看不清估計是“到屋”)裡給何氏道喜。何氏擺擺手,“喜什麼喜。這麼大年歲了,怪丟人的。”
王喜梅捂嘴笑著,“大嫂才多大?我們村後巷子裡有一個,四十多了,還添了個閨女呢。”
何氏也笑了,“也是,咱們村西不也有個,四十上才生了現在這個小的。”
王喜梅咯咯咯笑著,“這不就結了?!”又向窗外叫著,“你們幾個進來吧!”
春蘭領著三個妹妹進來,李薇搶先撲過去,歡喜叫著,“娘,你真的懷了小弟弟了?”
何氏拍她的頭笑笑,“是小弟弟還是小妹妹現在還不知道呢!”
李薇咧嘴笑著,“肯定是個小弟弟!”
王喜梅也一旁說,“大嫂,等過些日子你再去鎮上找個大夫給把把脈。不都說有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