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都好,即便試驗失敗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對他再進行調整就是了,何況受到不良影響損失的只是一個省的工作,而且我們還委派了一個老成的書記去把關呢。
那位高層領導養成神眼看人的功夫,撒切爾夫人看人尚需10秒鐘,那位高層領導看人卻只需要用目光一掃便知此人如何,不敢保證百看百準,總有十之**的準頭,極少走眼看偏,只要他看中的人選。極少有雜音噪聲異議更難聽到反對的聲音。知識社會的到來,那位高層領導把目光聚焦到高知高能的博士群體。在中國入世前夕,他親自約請十幾個經常在權威刊物上發表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領域研究論著的博士進行座談討論,就是在那次座談會上。他發現了張興。張興針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面對的新問題。不時出現的回潮反彈,提出深開放則興、淺開放則禍的觀點。一下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在他看來,張興中等個,卻顯得強壯魁梧,身著簡樸。腦袋大,眼睛雖小卻炯炯有神,似乎能看清你的內心世界。張興所談不只見解獨特、出人意料,在發言過程中,語言簡練乾脆、環環相扣,沒有半字半句虛言,語氣謙和。那位高層領導認定他高知高能性情又極好。會後又主動約他進行了暢談。
張興自從政以來,一直同那位高層領導保持密切接觸,經常向他彙報工作得失、自己的思考,又對領導的政治生涯發生濃厚的興趣。從他那裡汲取豐厚的政治營養。現在的張興,已經由一個市的最高長官變成了一個省的代省長,如此短的時間完成了這樣的跨越,許多關心他的人不由得都為他捏了一把汗。面向全省的行政工作,地位高了,視野開闊了,權力大了,天生適合從政的他,表現出了良好的適應性。在嫩水工作期間,因空降方式,夫妻分居,他又有意與當地幹部保持不即不離的交往策略,有了大量閒暇時間,他集中閱讀了政治家的傳記。他經過一番閱讀研究發現,性格因素在傳主們政治生涯的成敗得失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甚至可以列為第一位,性格又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面對不同的時勢,需要政治家們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徵,政治家們也在自己的政治實踐中為自己的性格特徵有意注入了主觀色彩,打上了自己的性格烙印。他觀察一些同僚們在官場上的得失經驗,一些同僚從下一級上升到上一級崗位,看上去錦繡前程卻僅僅因為性格因素鑄成了無法補救挽回的失敗,從而斷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吃虧就吃虧在性格。成在性格敗也在性格。張興決定調整自己做事的風格。他針對h省政壇高層派系林立、勾心鬥角嚴重的實際,一改在嫩水市形成的大刀闊斧做事風格,把握好自身的定位,主動配合書記工作,當好配角,尊重同僚們,寬讓為上,低調平和,很快贏得了好口碑。他意識到,代理省長,表明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經進入到了新的程式,只要按部就班不出事即可,而不是重新整理自己的政績。
張興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施政風格,虛實並舉,以虛為主。他深知,自己面對的是威震一方的地市級大員們,又有大權在握、中省直自上而下自成系統的廳局級高官們,官場上又有那種濃厚的文牘主義,推諉之風盛行。他回想起自己去某部機關辦事,順便到某個副司長那裡打聽一些政策上的細節,坐在寫字檯後面座椅上的副司長見秘書領著他進門後的引薦,只是點頭示意讓他們坐在沙發上,幾句話便把有關政策上的細節問題搞明白了,他又順便同那位副司長談論起行業上的一些問題,他的談吐和學術高度、專業深度令那位副司長刮目相看,忙起身沏杯熱茶端到他面前的茶几上,秘書想代勞都執意不從,一定要親手把茶杯放到他面前。兩人談興正濃之際,又有一個邊遠省的副省長走進門來,聽了那位副省長的自我介紹,那位副司長居然連座位也不讓,聽副省長以求助的口吻講述他所在的省經濟落後請求多多關照扶持,副司長不假思索地說道,誰叫你生在那個窮地方的。那位副省長一臉尷尬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裡似乎在等待副司長的尊口表態。張興見狀談興頓時變得索然無味,忙找個由頭示意秘書起身告辭離去。
在h省幾乎所有的高層會議上,出現在同僚們視野中的張興,是一個太年輕顯得稚嫩的小弟弟甚至是晚輩,出臺有關重大決策,他都虛心聽取有關各方意見,充分吸納合理的成分,而在務虛的場合,他卻有意發揮自己的學術優長,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同僚們漸漸發現,他的實力雄厚、見解卓越,對各項工作了如指掌,早有預謀成算,只是為了尊重大家,給大家預留髮揮作用的空間,才表現得如此虛心。在同僚們的心目中,張興漸漸地由小弟弟變成了具有高明智慧、善解人意、富有合作精神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