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找時間我一定仔細拜讀。
夢博士的見解啟發了吳為,人類歷史象一個人一樣,當做生命過程,生命重在過程,過程沉積為體驗。體驗萌發感悟。
體驗是什麼?受點皮肉之苦,延伸至精神痛苦,是一種提示和警示;觸控身體某些敏感部位。透過末梢神經傳導到神經中樞,產生麻酥、發癢感覺,再經過反覆刺激,強度遞增直至達到極致,是一種滿足。
沒有那種體驗,說不出那樣的話,話裡凝聚著體驗,洋溢著體驗。有時,雖然有了體驗。卻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那種感覺,只能感覺卻無法說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體驗的獨到和親歷,具有知識性。它的傳神性又是知識無法取代的。體驗是經驗,卻要比經驗深刻得多。
體驗,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激流的沖刷、對峙和碰撞,濃縮了人生的苦辣酸甜,變成記憶,成為儲藏,蓄積起來,潛移默化地抬升著人的品位,不經意中陶冶著人的靈魂,豐富著人生的感受,是衡量人生底蘊厚薄、財富豐寡、福分深淺的標尺。
體驗,是人生的溫度計,測量著世態的冷暖炎涼。
體驗需要透過積澱、發酵、蒸發,提純出意境的畫面,展示出超現實的魅力。
體驗更是一種奇特、神奇的資訊感應,是迄今科學無法企及的領地,是人們無法解釋的一種預感和靈驗。
體驗是一種情結,發展為一種欣賞偏好,熔鑄為一種個性,將展示出一種迷人的風采。
人生如果缺少了體驗,將沒了大海般的深度、缺少了燃燒的激情、失去了地殼的厚重、無法散射出五彩繽紛的變幻魔力,就會逐漸蛻變成風乾了的木乃伊。
體驗,可以是一種瘁不及防,使人感到無奈和脆弱;也可以是一種選擇,有一種清醒和明智。
體驗需要點滴積累,但也不時出現跳躍式的頓悟,瞬時瀰漫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受,帶來身心整體的改變。原來欣賞的突然覺得乏味;本來厭倦的卻猛然間有了新奇。體驗透過記憶的窖藏、潛意識的催發,可以升值,充實、豐富人生的價值體驗。正因為如此,使它成為青年人的嚮往、中年人的經歷、老年人的寄託。中年人對體驗,如果多一點青年人的熱情,少一點老年人的偏執和固守,就可以極大地拓展人生長河的寬度、深度、長度,為人到老年提供一份豐厚的彩禮。
體驗成為一種追求。人生的許多奮鬥努力,竟然就是為了品嚐那種瞬間生成的體驗。努力去體驗,看似荒唐,其實不然。體驗的誕生儘管只是一瞬,卻被即可捕捉並轉化為人生寶藏的一部分,堆積而成人生的富礦,供日後提取、把玩、賞鑑、陶醉,使人長久地痴迷於那種神往的境界之中。
包裹著體驗的人生軀殼,不應是寒氣逼人的雪雕,更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一尊晶瑩剔透的暖玉,是噴湧而出的熔岩流,散發出灼熱,閃耀著光芒。
體驗,也是人間苦難的深淵,提供了人生超越的強大動能。
人生能夠體驗到什麼?可以預計,也有未知。預計,增強了人生去體驗的信心和勇氣,未知則使人好奇。惟有好奇,更激發了人生原創的熱情,使人敢於嘗試和冒險,去領略從未有過的體驗,格外增加了體驗的魅力。
如何獲得你所預計、期待的體驗,過去的體驗固然會成為一種暗示和指引,但更需要學會體驗、善於體驗,深知體驗的品格,才能敲開你所期待的體驗之門,去擁抱、收納、感受、飽嘗體驗的喜悅。
此刻的吳為,正在去體驗已經沉寂為歷史的生命。(未完待續)
第二八二章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下)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展開,國人普遍感受到生存壓力,生存問題已經上升為普遍的意識。吳為應時而動,身臨其境地感受現實、瞭解現實、理解現實、尊重現實、影響現實,積極投身於改造現實的社會實踐之中,自覺地承擔社會調整與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思想重壓。他對生命意義的理解,綜合了有關各方面的思想成就。他是以人們的生存意識作為最基本的分析單位,把生存意識拓展為一個分析系統,進而推展出生存技術,提高人們的生存智慧。這是一項跨學科研究的思想成果,內容涉及宗教、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史學等領域,是對生存問題的寬領域、多角度、系統性、全方位的透視,以求為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提供全新的智力支點。
廣義的生存意識,泛指人作為生存發展的主體,在與外在的生存環境、生存狀態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意識。但是這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