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3 / 4)

小說:盛世中華 作者:匆匆

帝國已經成立了三年多了,國內最大的敵人滿清在今年也已經被徹底鏟滅。梁綱計劃著在大年初一,中華帝國成立整四週年之際,在北京城**外舉行一次盛大的閱兵儀式。

寒冬之際,出現在閱兵儀式上計程車兵全都會身著最新式的軍禮服,除了正常的穿著配飾之外,每人還都會外加一件毛呢大衣。

這種大衣日後也將會成為中華軍陸軍的正式配裝,並且至明年起,中華軍全軍更換軍服,日後中華軍官兵的軍禮服,將一律會用毛呢面料製作。

雖然這樣的開銷會增大一些,但是歐洲各國的軍隊現在都如此了,中華軍又怎麼可以落後?

毛料有著良好的彈性、柔軟性和獨特的的縮絨性及抗皺性,吸收溼氣或汗液後還具保暖性。

用毛料面料做成的成衣,堅牢耐穿,長時間內不變形,因無極光而格外顯得莊重,質地滑爽,外觀高雅、挺括,觸感豐滿,光澤自然柔和,對比起土布面料製成的軍裝,確實是太華麗了一些。

中國有的是聰明人,怕是閱兵儀式舉行之前,一些訊息就已經會透露出去。而當軍隊換裝正式的命令下達之後,舉國上下怕是都會對‘毛料’付之於矚目的。

到那個時候,不用梁綱多說一句話,國內的紡織業發展就會自動的一改全棉紡方式,主動地變成棉毛並舉的發展模式。

誰也不會跟錢過不去,中國商人逐利的本性絲毫不低於同時代的歐洲商人。

西方格言:不把軍火賣給自己敵人的軍火商就不是一個好的軍火商。而小二百年前,中國山西的八大商戶就已經用行動證實了這句話。

四百五十四章 大閱兵

四百五十四章大閱兵

閱兵,中國自古有之。《》%網《通典》記載:“堯舜之時,五禮鹹備。”這就說明儀仗禮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國就已見雛形。

《春秋。桓公六年》中有這樣一則記載:秋八月,壬午,大閱。解釋《春秋》的《穀梁傳。桓公六年》中闡釋道:大閱者何?閱兵車也。

統治者定期閱兵,其用意除了檢查軍隊兵員素質和戰備狀態外,更是為了向百姓們炫耀威風,威懾人心。另外,戰前或戰鬥間隙進行的閱兵,叫做“觀兵”或是“觀師”。由此中國歷史上就有了“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

魏文帝曹丕的《廣陵觀兵》中所描寫的閱兵場景浩大雄渾,蔚然壯觀,令人心神驚顫:“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將懷暴怒,膽氣正縱橫。不戰屈敵虜,戢兵稱賢良。”而眾所周知的長城嘉峪關,就是古戰場裡一個能容納幾十萬兵馬的閱兵場,大校場至今完好無損。

“不戰屈敵虜,戢兵稱賢良。”曹丕的這一句話是真正說明了閱兵的根本目的。這就是展現國防實力、彰顯軍隊風貌、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豪情的“國之大事”。

西方很早時候也就有了閱兵的文字記載。西曆18世紀時候,西歐的一些國家閱兵式盛行於軍隊。尤其是眼下的拿破崙戰爭期間,將帥檢閱部隊更是如同家常便飯。

梁綱在前世,國慶五十週年大閱兵,國慶六十週年大閱兵,人民解放軍威武之勢,雄壯之勢,看的他也是熱血,豪情滿胸。

此次中華首次大閱兵,雖蘊含目的眾多,但梁綱看重的還是那激昂人心之力。

閱兵之前,全國三十個整編師除十七師遠在南洋沒辦法之外,餘下二十九部各精選出精銳官兵四百名,以及中級正副指揮官兩員。

一個月內趕製北京,然後大約還有兩個來月的訓練時間。

禁衛師作為中華軍的第一主力部隊,自然要派出一個方陣,而且還是鴉片在閱兵之中打頭陣。以上三十個方陣連同特戰旅和江蘇、湖北、廣西、河南、遼寧五省的地方守備軍編隊,共組成此次大閱兵中的中華軍陸軍三十六步兵方陣。

騎兵三師也每師各出一陣,只是不可能再是方陣了。每師各出精銳五百騎。炮兵五個方陣,從八百斤重炮開始,依次到一千六百斤重炮,各二十八門。

北洋、南洋、東洋三部水師水兵方陣及陸戰隊方陣各一,人數與陸軍步兵方陣等同,如此海陸步炮騎各兵種齊全上陣,五十個方陣,共兩萬受檢閱官兵。

中國解放軍的正步踢得是最漂亮的,軍資是最威武的。梁綱沒有當過兵,但他受過軍訓,從鄂西北大山深處走出來的紅巾軍就是被他如此歷練過來的,眼下時期完成了大一統全國的中華軍更是如此。

排面如刀切,擺臂似流光,踢腿像射箭,落地鎮雷霆。橫看、縱看、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