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是羅馬人。這個對峙持續了大約1000年。假如我們把公元前1500年視為腓尼基文明的頂峰,那麼再來考慮此時他們對於中國商朝的影響就有了根據。這裡提到的鼎盛時期恰好覆蓋了中國的後商一直到戰國時期。
一位神學家筆下的腓尼基人
大約2000年前有一位神學家Apollodorus,他生活在地中海北岸,據說他是位羅馬人。他在一本名為《藏書室》( THE LIBRARY )的書中說到腓尼基人的祖先與起源,某些部分與《希臘神話》重合。這些重合自然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影響,但很可能表示了一段真實歷史的不同演繹。
''埃及法老厄帕福斯(Epaphus)與尼羅河的女兒孟菲斯(Memphis)結婚。法老以妻子的名字建立了城市孟菲斯。他們生了一個女兒;起名“利比亞”(Libya),這就是地名“利比亞”的由來。利比亞與海神波塞東結合生下了一對雙生子:阿革諾爾(Agenor)和柏拉斯(Belus)。阿革諾爾去到腓尼基並且做了那裡的國王,他就是腓尼基人的祖先。
從以上可以看出,腓尼基人的根源在古埃及,或許我們應該說在臨近迦南的西奈半島附近以及紅海沿海才更合適。古埃及恰好跨在紅海與地中海之間,這裡的文明輻射到歐亞非三地,而傳播埃及文明的最得力人選就是早期的商人。
按照古埃及的編年史,在王朝期間第一個以“孟菲斯”為都的是“古王國”,時間為公元前2686年。這個時間比較符合有關迦南人起源的時間。
法老厄帕福斯實際上是個神話人物,他是宙斯與伊娥(Io)的兒子,他曾經一度生活在衣索比亞!衣索比亞曾經又是“薩巴帝國”的一部分。
以上諸多有關腓尼基人的情節,暗示了腓尼基人也是宙斯的後代,或許這合乎我們推測的“宙斯”是中國“玉皇大帝”甚至就是“禹”的邏輯。不過伊娥在希臘神話裡是希臘人。她變為母牛後在地上劃出一行字,國王父親認出了她。這說明她的部族是善於文字的。有人說伊娥實際上就是埃及的伊西斯(Isis),而厄帕福斯就是阿庇斯神。
從《希臘神話》推測,她是後來這三大部族的祖先:普拉比德斯Pelopides(他們後來創造了希臘南部的邁錫尼文明 )、特洛伊人、底比斯人。克里特島與邁錫尼文明都與腓尼基人有些關係。
'' 利比亞兩兒子中的柏拉斯統治了整個埃及。阿革諾爾做了腓尼基人的國王並與特拉帕薩(Telepassa)結合,他們生下女兒歐羅巴(Europa),這就是“歐洲”的由來;他們還有另外三個兒子 Cadmus(卡德摩斯); 鳳凰(Phoenix) 以及西里克斯(Cilix)。也有的說歐羅巴是鳳凰的女兒。
從以上的土地分配中,我們可以看到,埃及人佔領了最優良的土地。但是其他土地卻讓腓尼基人去開拓。這無論是一個捕風捉影的演繹,還是一個對腓尼基人的歸納,都說明了腓尼基人必須到處漂泊的宿命。
宙斯誘惑了腓尼基人歐羅巴,把她馱到希臘附近的克里特島,在那裡生下三個兒子:米諾斯(Minos);薩耳波東(Sarpedon)和拉德曼提斯(Rhadamanthys)(荷馬認為薩耳波東是宙斯與Laodamia生下的孩子)。
假如還不能說這就是準確的歷史,起碼我們可以說米諾斯文明與拉德曼提斯所處的小亞細亞半島都具有的腓尼基文化色彩,因為他們的祖先就是一位腓尼基公主。
無論是伊娥還是歐羅巴都不僅與宙斯結合,而她們倆都曾經化為牛,宙斯自己也曾經轉化為小牛。這些都為腓尼基人祖先的“牛”圖騰打下了基礎。義大利半島的人們長期有頭上長角的英雄形象。中國在神話傳說中也有一個著名的以牛為首的民族以及民族英雄,這就是“蚩尤”,假如我們是在“破案”,我們沒有理由不把“蚩尤”當作一個腓尼基人組合的商朝的人物來試錯。這個人物多認為生活在接近山東的中國東北附近出沒,後來他們向南敗退,與南越雜居在中國南部地區。
阿革諾爾派遣他的兒子出去尋找歐羅巴,讓他們找不著就別回家。母親特拉帕薩也與他們一起出發了。波塞東的另外一個兒子塞色斯( Thasus)也去了。因為始終沒有找到歐羅巴,所以他們就再也沒有回家而是在世界各地安家。鳳凰就落腳在地中海東岸腓尼基(Phoenicia,估計指黎巴嫩附近)。西里克斯統治了一個離那裡不遠的地方,在Pyra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