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4 / 4)

——最具代表性意義的黎巴嫩腓尼基人城市。這是個細小而重要的情節。在3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已經有了絲綢,假如那不是他們生產而是中國人生產的物品的話,更說明了腓尼基人與東亞的聯絡根本不是從張騫這裡開始的,而且一直與中國通商的很可能就是腓尼基人,而且他們通商的主要目的就是販賣絲綢。從而腓尼基商人在中國建立商業點最後擴充套件為一個王朝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特洛伊十年征戰中,眾神分為兩派支援不同的陣營。這可能反映了希臘人與特洛伊人所代表的亞洲人或腓尼基人當時的不同信仰。站在特洛伊一邊的眾神除了阿佛洛狄忒以外,還有戰神阿瑞斯、太陽神阿波羅和萬神之父宙斯。從前面我們已經知道,這幾位神都是腓尼基人祖先的一部分,所以他們站在特洛伊這邊才合乎邏輯。

我相信中國古代一直有一種祭祀儀式叫“澆奠”,即把一些祭品的湯汁澆灌在地下以告慰埋在地下的祖先或神靈,以表示分享。這方面不僅可以從許多少數民族的喝酒習慣中得到驗證,他們常常將一部分酒灑向天地,而且在家鄉我也親歷過類似的習慣。比如每次有好吃的,或是一些傳統節日裡,我們都必須先給過世的祖先敬獻一碗,等他們“享用”完了,我們才可以吃。一旦是帶湯汁的食品就必須要把湯汁倒一部分在地上,我父親說這叫“澆奠”。假如誰偶爾忘記“澆奠”恰好又生病或發生了災禍,我們還會找出根源說,大概是遺忘“澆奠”得罪神靈了。

在《希臘神話》裡應該有同樣的習慣:……赫克託耳回答她:“親愛的母親,我不要酒,免得我四肢無力。我也不想用一雙不潔的手給萬神之父舉行灌禮。”

這裡的“灌禮”實際上就應該是一種“澆奠”。

按照歷史學家整理的家譜看,底比斯王朝在被希臘人推翻之前只有七代君王,他們是Cadmus(卡德摩斯); Polydorus; Labdacus; Laius; Oedipus(俄底浦斯); Eteocles;以及 Laodamus。實際上在第六朝希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