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村落遺蹟。 考古隊負責人雅科波·波內託20日在帕多瓦介紹說,考古隊在諾拉市神廟附近僅挖了半米深即發現一些牆基,向深處挖掘後發現大量商店和民房遺蹟。這些建築用卵石、粘土、未經燒製的磚等建成,房間內的地面為夯實的粘土。考古隊在這些建築物內發現了大量伊特拉斯坎、希臘、腓尼基式陶罐等容器以及150多具大理石石棺。 據初步考證,這一村落大約建於公元前7世紀,村落規模很大,居民在1500人左右。

記者同時還介紹說:“腓尼基是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古老民族,公元前20世紀就建立了奴隸制城邦。公元前10世紀前後,這個民族的活動範圍已達到了今天的塞普勒斯、撒丁島、法國、西班牙和北部非洲等地”。

塞普勒斯是地中海東部的一個島國,位於土耳其以南。至少在公元前800年腓尼基人就在此定居,後來相繼被亞述人、埃及人、波斯人、馬其頓希臘人、埃及人、羅馬人(58 公元前)佔領。拜占庭從 公元395年到1191年統治該地,並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被英格蘭理查德一世佔領。1489年被威尼斯兼併。1571年被土耳其征服。1914年大不列顛宣佈擁有其統治權。1960年塞普勒斯獨立。尼科西亞是其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人口642;731。

現在塞普勒斯的居住主要分為兩大人群:土耳其人與希臘人。

馬爾它也是個不能忽視的小島。它由兩個小島組成,是個只有316平方公里的小地方,但是這裡從古到今都是風雲之地,因為它處在地中海東西方的交界處。

從歷史上看,這個地方具有濃厚的腓尼基人文化色彩,看看今天它的居民成分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或許從此可以瞭解昨天腓尼基人由今天哪些人組成。

該島人口主要組成為阿拉伯人、西西里人、(法國)諾曼地人、西班牙人、義大利人以及英國人。當地人說英語和一種帶有閃族特點的馬爾它語,也有很多人說義大利語。所有人信仰羅馬天主教。

歷史上馬爾它曾經最先被腓尼基人佔領,後來是希臘人,再後來迦太基人,最後是羅馬人。後來阿拉伯人、諾曼地地人、土耳其人,最後是拿破崙,在該島上他們各領風騷。19世紀初期英國人驅逐了法國人這裡成為英國殖民地,其實反過來說當初這裡的居民在英國開闢殖民地也是合乎邏輯的,他們之間的通道是獨特的大海。從歷史上看,越是海洋民族足跡越遠,無論是腓尼基人還是英國人都印證了這一點。

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提升了馬島的戰略地位,這裡成為蒸汽船到印度與東亞的裝煤加運站。我們是否也應該相信,在西奈半島被泡在水利的新石器時代這裡曾經成為那個時代繁忙的“加運站”。

二戰中間,這裡是德國與義大利轟炸最為徹底的一個區域。

上個世紀該島獲得獨立,成為一個憲政國家。

科西嘉島距離海岸193公里,在法國東南海岸,島面積為848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群島中第4大島,居民約55萬人。在蔥翠高山和湛藍大海之間科西加島為一絕佳渡假勝地。科西嘉島與其他幾個島嶼一樣充滿了動盪,這裡最先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曾經被羅馬人佔據,然後又被比薩與熱那亞共和國佔領,1769年又成為法國領土,這一狀態一直保留到今天。 這個島嶼不僅產生了著名的政治人物拿破崙,而且產生了許多航海家與地圖製作者,其中不乏阿拉伯人。

腓尼基眼與龍目

在2004年的電視節目中我看到一個奇特的場面,在一個隆重的紀念古代航海事業的下船儀式上,那艘明顯是新建的木船在船頭上描繪著一隻大大的眼睛,並且是類似人的眼睛。這馬上引起了我的警覺。

船怎麼會長眼?凡是民間奇特之事必有古怪起源。

我印象中曾經看到過古羅馬的船上也有眼睛,假如遙遠兩地有同樣不同尋常的風俗就意味著某些同源可能。當然孤證不能成立,但是我相信到今天我給出的遠遠不是“孤證”,剩餘的只是對一個人想象力和開放度的挑戰。

由於在《鎖定兩海》中我已經留意到中國文化與地中海可能具有的神秘聯絡,所以我特別期盼在地中海找到類似眼睛長在船上的古蹟,而不僅僅是個“印象”。其實,這本書就是因為這神奇的“大眼睛”引我到地中海去的,正是這“大眼睛”引導我把目光從中國引向了海上民族腓尼基人。我最後真的找到了古羅馬淺浮雕,那些戰船上果然長著一樣的大眼睛,我回頭再來找中國船舶的“眼睛”資料已呈比比皆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