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我查到,中國傳統漁船上的大眼睛實際上叫“龍眼”。而西方長“眼睛”的船遠遠不是古羅馬人才有,所有腓尼基人的古船上都會裝飾這樣一隻眼,也所以至今這樣的“船眼”就被稱呼為“腓尼基眼”。而且這個“腓尼基眼”還不僅僅出現在船上,它到處都有,今天許多首飾上都有這個痕跡。這個風俗或許可以延推到古埃及的“何露絲之眼”,當然兩河流域也早有眼睛崇拜,中國三星堆也有眼睛崇拜。但是更具體地在相同物品相同部位描繪同樣的飾物,這個“巧合”目前只在地中海與中國東海、黃海傳統中多見。我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斷然開始大舉搜尋腓尼基人的資料,其結果大家都已經看到了。

《溫州日報》刊登了一篇記者邱國鷹的文章《黑白分明的漁船眼睛》,下面為節選部分:

人有眼睛,動物有眼睛,木質船也有“眼睛”。如今到洞頭漁港,還可看到一些木質漁船的船頭兩側,安有一對黑白分明的船眼睛。漁民把船眼睛叫做“龍目”。 漁民尊“龍”為神靈,把自己的漁船也看做是一條木龍。既然是龍,自然要有眼睛,才能觀漁路,繞暗礁,識方向,所以便有了“龍目”。關於“龍目”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在百島洞頭流傳的,主要有兩種。

一是魯班造船鬥鯊魚留下的。傳說第一條木船是魯班師傅製造的。海龍王怕船造成後危及百魚生命,便派出兇悍的鯊魚大將軍前去阻撓。鯊魚提出要與魯班鬥法比本領,魯班答應了。他飛快地削出一對扁圓形木塊,塗上墨斗的黑墨水,說:“那就比誰的眼睛厲害吧!我的眼睛,每一隻都能釘上三枚大鐵釘。”他把這對木眼睛釘在船首兩旁,每一隻都釘上三枚七寸長的大鐵釘。鯊魚嚇壞了,急忙逃回大海。從此所有的木船便都安上了眼睛 。

二是漁夫救神魚得靈眼演變過來的。傳說漁夫無意中救了神魚,神魚用自己的淚水給他擦眼,他竟然能看到海內的魚蝦,十分靈驗。漁夫靠了這雙靈眼,每一次都滿載而歸。狠心的漁財主幾次收買漁夫都碰了壁,派人在月黑夜把他殺害了。打魚夥伴們壘石為他築墳建祠,並依照他的夢示,用木塊仿照他眼睛模樣安在漁船兩邊,竟也有同樣的奇效,因而一直沿襲下來。

漁船有了眼睛,就能辨識方向追捕魚群,確保生產平安。

船眼睛的製作很有講究。首先,要選用上好的木料,大多為樟木;其次是比例嚴格,船眼睛的大小即直徑與船體“龍骨”的長度成特定比例,而船眼睛的眼珠與眼白又有適當的比例,後者約為前者的三分之一;再次是眼珠和眼白的位置。不同的船也有區別。打魚的漁船,魚眼睛的眼白在上,眼珠朝下,這樣便能直視海底,觀察到魚蝦行蹤;運貨、收購魚蝦的船,船眼睛的眼珠朝前,眼白在後,便於船隻盯準進港目標,不致迷失方向。

釘船眼睛要舉行儀式。釘船眼睛的釘子數量,一般為三枚。後來船造得大了,大船的眼睛也有釘五枚釘子的。但不論是三枚還是五枚,其中有一枚叫“聖釘”,是關鍵性的一枚。聖,在閩南語裡是靈驗、有求必應的意思,這枚“聖釘”,寄託著漁民出海保平安奪豐產的心願。它安釘的位置也很特殊:漁船釘在船眼睛靠下近海的部位,其它的船釘在船眼睛靠前方的位置。安釘時,一定要選吉日良辰,在潮水上漲時進行。到時船主點香燭,燒紙錢,放鞭炮。造船師傅安上聖釘,再用紅布把船眼睛矇住,待到新船下水時再開啟。

當今的漁船大多為大馬力鋼質漁輪,漁輪的船首,刷印的是鮮明的船號。至於船眼睛這一習俗,只在小型的木質漁船上儲存著。

以上的新聞報道里處處透露出遠古的資訊。由於漁民把木船當作“木龍”,實際上當我們中國人說“龍的傳人”時,我們在暗示中國人曾經的海上民族的身份。我的意思是,所謂“龍的傳人”這一稱呼很可能與“三代”時期有關,至少在商晚期龍的符號或圖形已經大量出現於各種器皿上,比如司母戊大鼎上的動物實際上就是“龍”。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國船上的十二生肖

有關中國的船文化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需要討論。

前面我們曾經說過中國22個“天干地支”與腓尼基的22個字母以及與商人甲骨文之間可能有聯絡,在腓尼基人最擅長的生產生活工具船舶之上我們再次與他們迎面相遇。天干有10,地支12,合而為22。12地支有沒有可能與12生肖有關?

邱國鷹在2004年12月4日《溫州日報》還發表了一篇文章《船上的“動物世界”》,節選如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