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流浪者、罪犯和瘋子都關在一起。那個時候,禁閉政策能夠起到一種道德教化的作用,教育人們要努力工作。但是後來,禁閉政策遇到了經濟上的障礙。因為新興工業對勞動力需求增加。如果把窮人都關起來,那會造成勞動力的緊缺。於是,禁閉政策宣告瓦解。1790年《人權宣言》的公佈宣告了禁閉時代的終結。禁閉制度終結後,瘋子成了一件令人棘手的問題。人們不知道應該怎樣給瘋子安排合適的去處。後來,人們覺得應該建立精神病院,專門用於收容瘋子。也就是說,福柯覺得,如果不是禁閉本身有問題的話,瘋癲者應該還會被禁閉。

()免費電子書下載

瘋癲的現代史起源於法國的皮內爾和英國的圖克。他們創立了新型的精神病院。他們被稱為瘋人的“解放者”。但在福柯看來,這表面上好象是對科學知識的一種開朗的、人道的運用,實際上卻是社會管制的另一種陰險狡詐的表現形式。醫務人員享有權威,不是因為他們掌握科學知識,而只是因為他們的地位……他們借用了家長和法官的權威。

於是,此後有關瘋子的解釋權力全部歸精神病醫生享有,由他們決定那些種類的人是瘋子。用福柯的話講,瘋癲歸於沉默,而精神病學的理性獨白成為關於瘋癲的唯一語言。這種理性就是社會秩序、對肉體和道德的約束,群體的無形壓力以及整齊劃一的要求。

然而,問題是,福柯發現,精神病學往往是對某些行為加以描述,並確認其為瘋癲。但是卻無法證明為什麼這類行為是瘋癲,而也無法證明所謂的正常行為為什麼是正常的。於是,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的自我完善,人變得日益脆弱、精神疾病日益增多。

此外,精神病學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在有關應該如何看待某類不一樣的人群,人們往往以精神病學為標準。甚至,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間扮演醫生的角色,彼此透過話語的交流,確認著什麼樣的人是正常的,什麼樣的人是不正常的。

這一時期也同樣存在著表現瘋癲主題的作品。這裡作一個簡要的概括。福柯認為,尼采、梵高、阿爾託等人的藝術作頻頻出現,這一情況既體現了現代世界的矛盾和痛苦,也使世界無法證明自己的合理性。

《瘋癲史》要講什麼

上文所述的內容也就是《瘋癲史》的大體內容。當然,它遺漏了一些歷史片段。不過,就筆者判斷,上文所介紹的那些內容已經可以說明問題,所以有意遺漏了一些歷史片段。那麼,《瘋癲史》究竟要講什麼呢?這裡說的是它的主要思想,而不是枝節處的觀點。

正如某評論家所說,福柯從未界定瘋癲,它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隨時間而變的異己感。按照福柯自己的話來講,瘋癲不是一個自然的事實,而是一個文明的事實。也就是說,不把這種現象說成是瘋癲並加以迫害的歷史,就不會有瘋癲的歷史。

舉個通俗點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前一段,82歲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娶了一個28歲的女人翁帆結婚。如果按照精神病學的說法,翁帆就是一個戀老癖患者。她在感情方面不正常,嫁了一個年紀很大的老人。而按照福柯的觀點,翁帆就是個正常人。老人可能給人帶來溫馨、和藹的感覺,對老人產生愛慕很正常,是正常的感情。

瘋癲在不同歷史時期被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人們對瘋癲的觀念也是不斷改變的,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認識過程。而在這些過程中,瘋癲本身卻沒有變化。所以,人們對瘋癲者的觀念是受到了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不是一個自然的事實。按照福柯的話講,這是一種文化建構。

於是,在這裡,福柯批判了西方的文化。他指出,一種文化用劃定邊界而得以譴責邊界之外的某種東西。比如劃分異性戀與同性戀,社會便開始歧視同性戀。巧合的是,《瘋癲史》發表之前,西方精神病學普遍認為同性戀是精神疾病。而《瘋癲史》發表後不久,西方世界開始逐漸認為同性戀是一種自然現象。這一過程的發生,大概與《瘋癲史》有著很大的關係。

也就是說,這部作品改變了人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伸張了他者的權利。

簡短的結語

以上內容是筆者對於《瘋癲史》的理解。我雖然費了一些工夫,但還是有可能存在一些謬誤。另外,由於自身學識的限制,比如我沒有學過精神病學,所以不知道福柯關於精神病學的講法是否正確。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至多能做個轉述者,而沒有資格做評論者。

不過,筆者仍對書中的一些思想感到著迷。比如福柯談到,一種文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