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雪峰才恍然回魂,侷促道:“早就聽沈存中吹噓,說唐子浩有一個房間,一個窮盡天下之奇技的房間。於雪峰來說,那簡直就是寶庫。”
“今日得見,果然不假啊!”
他今日之所以跟沈括來,就是想見識一下唐子浩的那間屋子,只不過剛剛還沒好意思開口罷了。
唐奕是學化學出身,可是這些年迫於無耐,在大宋一展拳腳的,不是經濟之道,就是政謀之思,真正讓他學有所用的地方其實不多。
這間屋子可以說才是真正的唐奕,才是唐奕真正的本事所在。
今天不但沈括回來了,又帶回來一個臭味相投的,他又怎會吝嗇?
“白長兄若不棄,可以住在我這裡,這間屋子你可隨意進出!”
“嚯!!”沈括一聲驚叫。“白山可是面子大了去了。”
祁雪峰嘿嘿大樂,“怎地?”
沈括解釋道:“這間屋子,整個大宋,你是除屋主之外,第二個可以隨意進出的人!”
“第二個?”祁雪峰一疑。“那第一個是誰?”
只見沈存中得瑟地一揚下巴,“當然唯我沈括有此殊榮!”
唐奕哈哈大笑,“別聽他鼓譟,來來,看看這個物件。”
祁雪峰這才把目光放在唐奕手裡的東西上。
“這是。。。。。。”
“此物叫六分儀。”
“六分儀?”
祁雪峰把六分儀拿在手中,現在他還看不出具體用途,不過看到上面有鏡片、標尺,心道,多半是目鏡一類的東西。
“所為何用?”
唐奕笑道:“這是一把尺子。”
“若奕告訴白山兄,若在一地立下基準,配合日軌或沙漏計時,所得橫縱兩軸之數各一,這兩個數,不管何時何日都不會變。“
“可若換到別地,以上一地為基準,同樣可得兩不同之數,不管何時何日,亦不變更。”
“那白山兄覺得這東西能幹什麼?”
祁雪峰沉思起來,“一地兩數,橫縱各一。。。。。。”
抬頭看向唐奕,“這個數,亙古不變?”
“亙古不變!”
祁雪峰登時釋然,“測地、量圖!”
“!!!”
唐奕大喜,這真是個奇人!
卻聞祁雪峰道:“單一個基準地數不足為測,子浩還需要何物為參照?”
“沒錯!”唐奕更是激動,一指當空之日。“以日為照,量與地角而測。”
基準橫縱地數,就是經緯度,六分儀的用法則是觀測太陽的夾角,祁雪峰猜的一點都沒錯。
而祁雪峰此時下意識抬頭望天,又低頭看向手中六分儀上的數字刻度,“子浩的這個六分儀,難道是以渾天說為據,打造而成?”
“。。。。。。”
唐奕震驚了。。。。。。
你大爺的!
老子撿到寶了!!
第692章 你們到底哪頭兒的(三合一)
你大爺的,撿到寶了!
唐奕徹底震驚了,這個祁雪峰,人才啊!
首先,“渾天說”這個東西就不是一般人能學的。
不光要有求真務實的天性,還得有膽子。因為天文曆法之學於普通百姓來說,是犯法的。
這事兒,還得從漢人對宇宙認識的起源說起。
雖然現代天文學的奠基咱們漢人基本沒啥貢獻,但是,咱們老祖宗那可是牛到了天際,是足以讓今人歎服的。
。。。。。。
早在春秋戰國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漢人對“科學”的探索就已經很發達了。
有時,唐奕不禁會想,如果始皇帝不一統六國,如果不因為那麼多的政治因素而獨尊儒術。那麼,華夏雖然可能會繼續亂下去,但是,整個世界的文明程序卻不知道要被那個大時代提速多少年了。
那是個大師雲集的時代,甚至可以說,是一次文明大爆炸。
好吧,扯遠了,回到正題。
在那個時代,對天地、宇宙的理解眾說紛紜,主觀臆想還是起到絕定性作用的。
但是,即使是單單憑藉想像和肉眼極為有限的觀測,古人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歎為觀止的。
主要的學說有六說: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昕天說、穹天說、安天說。而簇擁最多的,則是前三種。
。。。。。。